首页 -> 2006年第11期

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问题研究

作者:徐 东




  [摘要]家庭性教育是中小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和家庭自身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性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必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加强家庭性教育,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生 家庭性教育 家长素质 亲子关系
  
  性教育是帮助孩子明确性别角色意识、认识性器官、了解性生理、掌握性卫生常识、造就健康性心理和树立正确性道德观念的一门综合学问。良好的性教育不仅可使孩子对性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还可帮助孩子成年后和在未来婚姻生活中正确面对性问题。
  
  一、中小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性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性教育应是人格教育、人生观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由于性的萌动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摆脱困境。
  人的一生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教育时期,一个是从出生后至4岁的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教育,一个是对10岁至15岁的中小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小学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随着性激素的增加,性冲动也随之产生,性朦胧和性困惑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往往是成年人难以预测的。如果不加以引导,则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生理发育年龄提前,但性教育明显滞后,从而使中小学生的性问题,如青少年早恋、过早的性行为、性观念混乱等问题,也较过去更为突出了。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文化、性观念冲击着传统思想,使人们的性观念从封闭走向了开放。西方性文化中的有关纵欲的内容(性自由、性开放、性虐待),特别是色情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和网络色情内容的消极影响,导致中小学生性错误和性犯罪增多。社会有关方面对这一系列变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许多社会性的性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二、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近九成的学生表示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有关“性”的知识。但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得“性”的禁区至今尚未完全打开,中小学生性教育至今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家庭性教育的现状就更令人担忧。
  (一)家庭自身的问题
  1.家长素质问题。①家长的错误观念。有些家、长认为性是“不纯洁”的,孩子还是不懂为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知道了性知识便会激发好奇心,诱使他们去尝试,导致不良后果;有些家长认为性知识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②家长的心理障碍。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长辈,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有失尊严;有的家长能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的责任,可就是觉得难以启齿。③家长性知识不足。性教育不是单纯的性知识的传播,还包括性角色、性,已、理、性道德、性法律的培养,要求父母必须具备科学的性知识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2.亲子关系问题。性问题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人才会坦言相告。所以,性教育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的要求比其他教育要高。它不仅要求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威信,同时也要求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更加平等、和谐、宽松的关系。
  3.孩子自身问题。①孩子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心理活动趋向内隐,心里话很少对父母说,热衷于记日记或向亲密朋友倾吐,往往片面地认为只有摆脱父母的管教,才算是“独立”,这就妨碍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而这往往又被孩子视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进一步激化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对立。②孩子的认识障碍。他们认为向父母问及性知识、倾吐内心秘密,会冒犯家长尊严,或被父母看不起,宁可自己向朋友请教,或从书刊、影视中探求。而中小学生缺乏准确的分辨能力,容易从中受到不良性刺激,引发性冲动而导致犯错误。
  (二)学校教育的问题
  1.教育责任问题。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的主体到底是谁?学校?家长?二者都是?从国家政策看,规定中小学要开设性教育课程,实际上明确了学校是性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家长对青少年的道德(其中应该包括性道德)教育的责任。从具体实践看,家长和学校之间往往缺乏良好的配合,而把责任推给对方,导致出现性教育主体的“真空”状态,由“谁都该管”变成了“谁都不管”。
  2.应试教育问题。由于应试教育弊端依然存在,学校和教师往往注重升学率,忽视性教育。现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材缺乏,师资力量单薄,大多数学校健康教育课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对生物课中的性与生殖等知识回避不讲,有些学校拒绝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
  3.方法手段问题。有些学校和教师是重视性教育的,但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内容陈旧。对中小学生提出的与性有关的问题,有些教师采取敷衍的态度;有的则采取说教式的、灌输的教育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环境的问题
  1.我国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消极影响。长期以来,“性”一直被视为禁区,结果是“性禁锢”造成了“性神秘”、“性罪恶”、“性可耻”的误区,进而造成普遍的性压抑和性愚昧,无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性教育体系和救援系统。家长们自己从性压抑、性无知中走过来,又用同样的方法来压抑自己的孩子。
  2.大众传媒中性信息的泛滥。我国目前进入了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媒介中出现一种以谈性、论性、表现性作为时髦的流行现象,中小学生难免受其影响。而家长对性的回避反而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从而加剧了这种影响,其后果是使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在性道德观念上的混淆,甚至误入歧途。
  
  三、青少年家庭性教育有利条件
  
  (一)青春期教育已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早在1909年,鲁迅先生就主张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性教育,并讲授过性知识。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明确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197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示:“要重视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1985年《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又指示必须在中学,甚至部分小学高年级中“教好生理卫生课……防止早恋现象和其他失误”。1988年8月国家教委与计生委下发了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正式文件《关于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87年11月成立《青春期教育研究》课题组,并列入国家重点研究课题。
  (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与学校性教育相比,家庭性教育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①个别性。性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与隐秘性,每个孩子性成熟的年龄不同,对性的疑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