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挑战与创造

作者:韦国锋

高中的实验班级实施。因为这是一项以教育观念主导的课和教学改革,所以其主观性很强,特别是教师对实验设计的主导思想的认同极为关键。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调查访谈显示,实验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受到其固有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要与已有的观念做“斗争”,挣脱旧的落后的观念的束缚,才能有效地实施“四环节教学”。而观念上的突破是一项长期的、可能出现反复的教学思想演进过程。而要真实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教学行为,其中需要经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才能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突破。我们发现,完整表达“四环节主体性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上具有关键作用,主要是“主体性”,因为离开了主体性,“四环节教学”将易于沦为技巧性或技术层面上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内核。
  在教学观念上的突破是一道难关,更大的挑战还来自教学实践。在四环节主体性教学中,第一环节“自学自研”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就会逐渐适应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学生的收获也是比较明确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会了阅读和研究课本,同时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价值乃至独立的世界观逐渐形成起来,这是老师可以观察和检测得到的变化。但对于实验教师,如何为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方法,完全是一项新的教学任务。实践表明,在学生进行“自学自研”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最受到严格的控制,但对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要求却非常高。如果布置了过量的书面作业,那么学生就可能用“自学自研”时间来完成作业而放弃了阅读研习活动;如果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那么学生在“自学自研”时间里可能不知所措而耗费在低效率的学习活动中。
  老师和学生反映最为强烈的是“问难讨论”这一环节。讨论式教学在学校已较为普遍,而困惑就出面在“问难”上。按当初的实验设计方案,问难是指“围绕重点、难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研时、辩论或互相设疑、解难。”李校长认为,问难就是要提出一些为难的问题而不是一般的难点而已。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经过自学自研后,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一节课甚至能提出几十个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都是重点或难点问题,还需要师生问题进行再加工,才能找到价值较大的问题。但这些难题的高度或深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又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信息,因而在不同的课堂上会存在很不一样的问难情景。这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挑战就非同小可。
  应该看到,四环节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程教学改革项目,四个环节不能隔离处理,而是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仍在探索之中,希望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学习品质方面能够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十一学校,北京,1000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