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对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引发的思考

作者:阎 艳 程治国




  [摘要]针对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理解导致的在实施中走样或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合作学习有效性出现偏差的原因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对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基础等。
  [关键词]合作学习 思考 基本要求
  
  “合作”是社会性行为的表现,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生活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和提高生存能力的需要。目前,起源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我国也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对其理解还不全面,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偏差,背离了合作学习的本意。如有些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几个学生凑在一起进行学习或讨论,在小组中学生自然就能合作,自然就会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结果出现了在小组内有时个别学生主宰了小组交流的过程,其他学生旁听或不听的现象,形不成真正的交流,达不到合作交流的预期目的。另外,还有些教师教授任何内容,都想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等等。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实施走样、流于形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弊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有关合作学习的基本问题,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做些有益的探索。
  
  一、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出现偏差的原因思考
  
  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和学习问题。它有其他学习形式所没有的长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在运用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实施的结果与其预期效果差别很大,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纯教学的问题,在其背后还有一张“看不见”的网笼罩在合作学习的上空。说看不见,更确切地说是你已经习惯性地麻木默认了这张网的存在。这张网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他们和整个社会环境合力编织起来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网的存在是怎样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的实现。
  
  1.教师缺乏对理论本土化的再加工
  前面提到,合作学习理论来自于国外,要想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就需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所谓本土化,它本来是起源于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注意和思考,使某事物或观点适应本国、本土、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我们的理论家在引进“合作学习”时已经有了初次的加工,即初次本土化。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再次使之本土化,以适应本校、本班级的学生,否则“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情况仍不能避免。
  
  2.思维定势使然
  思维定势也就是一个人在其过去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心理上通常会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对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带有的倾向性。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了以教材为中心,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则形成听课抄笔记,考试背书的学习习惯。师生间缺乏双边及多边的交流,因此,传统的教与学的定势在合作学习中成了一股无形的阻力。
  另一方面,学生也受到传统学习思维定势的阻碍。学生习惯了惟师是从,习惯了个别性的学习,而不习惯小组或集体学习。于是,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不知从何着手,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学习的自主权。
  而家长最关心的是:这种学习方法对我孩子中考、高考有帮助吗?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又在玩新花样。因此,家长也有意无意的对合作学习持一种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这种态度有时又会传染给免疫力不强的孩子。
  
  3.制度性阻碍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其实他们都在盯着社会的选拔制度:合作学习能不能帮学生顺利中考、高考?能不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他们很少考虑到这种学习对孩子将来发展的帮助有多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而不是那样的制度呢?也鲜有人思考。笔者认为这是和我国的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制度选择的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国家控制的一种手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需要的仍是科学和实证的精神,是能直接看到效果、能用来计算和衡量的东西。而像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样不便在试卷中反映出来,不能准确的用数字计量出来的东西,会给“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不便。因此,在制定制度时,也就忽视了对它的关注。这种偏差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的偏差。
  
  二、“合作学习”相关理论和问题的再思考
  
  对以上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认识之后。让我们再来从教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合作学习”,以纠正偏差。什么是“合作学习”?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可以发现“合作”.有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之意,在这个解释里包含有“一起、共同(togedler)”以及“和睦、和谐、融洽(harmo—mious)”的意思。“合作学习”在学校的环境中,落脚点应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那么,我们可以把“合作学习”理解为两个或多个学生一起和谐学习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的行为。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这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社会心理学如社会互赖理论、接触理论、选择理论、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曾给予了支撑。其中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fheory)(约翰逊兄弟提出的)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我国的章兼中教授也有相关的论述。
  笔者认为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这个问题,除了以上认识外,还要思考下面的问题:“合作学习”究竟是学习的目的还是学习的形式?人们总希望学生能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仅有合作的意识还应有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否与人合作成了能否更好的生存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在此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学习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激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以及与人和谐共事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一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直接引导外,还要将“合作”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加以渗透,让学生在真实的合作学习情景中,深切地体会什么是“合作”。此外,“合作学习”还是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一个人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会不会与他人进行合作?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心理是有一定距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人们之间也不例外。有“人际气泡”理论认为,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促进心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