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对民族教学点生存状态和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作者:黄建雄 林美冠
育信息通过灵活多样、动感直观的教育方式呈现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将远程教育和面对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利于民族教学点的教育做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田野与实验、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的相互融合,加速民族教学点教育从狭窄的单纯厚重的民族性走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现代性。
5.探索教学点的教育承包形式。由于教学点远离教育权力中心,难以监控或监督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般的管理方法难以奏效。因此,实行教学点的教育承包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即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育结果的等级标准、教育过程的应急措施和大体的监控框架前提下,将教学点的教育任务向教师们发包,签订契约,两者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样既可以减少管理过程的监督成本,也可以强化教师个人责任,激励教师斗志,既有利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6.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资助贫困生。一方面,加大用于改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的投入,为师生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垒出更多的经费资助贫困生,政府要负起总责并统筹各种助学力量,健全长效助学制度,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或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来上学。
7.整合各种功能,将教学点建设成村屯的教育、科普、文化和健康娱乐中心,做到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教育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相互联合,共同协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建多功能模式的教学点,使教育和科技、文化、宣传、娱乐等关系密切的其他要素汇聚一起,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既可以利用其他资源来发展教育,也可以放大教育的功能,也更容易获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三、未来的前途命运
教学点资源分散的特点决定了在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办学效益方面,其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教学点的未来发展最终走以下两条道路:
1.并入寄宿制学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条件的不断成熟,建设更多的寄宿制学校或扩大现有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将成为可能。采取以下方法可以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1)扩大校舍面积和建筑面积,添置更多的仪器设施,增加教学教师和生活教师编制,提高管理、教学和生活服务质量。(2)改善村校之间的道路交通状况,条件成熟时政府应提供学生往返学校和家长探望孩子的交通工具。(3)实行相对灵活的教学制度和学生家长团聚制度。
2.通过建设民族新村取消教学点设置。政府在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统一规划建设民族新村,通过宣传和提供优厚条件,动员或吸引居住过于分散、寄宿制学校难以覆盖的村屯居民到民族新村落户定居,集中资源在民族新村建设新学校,通过适度的村镇化来解决教学点问题。到了那时候,教学点将因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单位:上思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广西上思,5955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