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浅谈学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冲突的管理

作者:岑家辉




  对学校内部教师之间冲突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后,有必要对学校内部冲突进行有效管理。美国的组织学家施米特等人的研究表明,每位管理者大约20%以上的时间是用于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他们认为冲突的管理与计划、沟通、激励和决策同等重要,甚至比后者更为重要。
  
  1、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能够团结他人,形成一个合力的集体,既是德,也是才,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反映,又是教师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的体现。因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很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建立互相支持、友好和谐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有效解决教师之间的冲突的办法是引导全体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间的吸引因素,通过交往建立学校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
  (1)领导要调节教师的认知,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要通过教育,使教师认识到学校育人工作是一个教师集体活动的过程,只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他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要求教师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
  (2)领导要加强导向的力度,形成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协作的氛围。领导在采取表扬、奖励等激励手段时要十分重视提倡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注重对集体教育成果的激励,加强导向的力度,以便形成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协作的氛围。
  (3)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在交流中融洽教师之间的关系。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让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师得到交往的机会。通过交往,既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可以增进教师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从而形成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避免扯皮推诿的现象,倡导部门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管理过程要人性化,不能以权威性为目的进行管理。在制度制定、执行中吸纳教师参与不仅使制度更加完善,提高教师遵照制度的自觉性,且使制度易被教师接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