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我国基础教育压缩管理问题探微

作者:罗建河 韦 华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以来习惯于数量上的增长,因而对于教育的扩张教育学界一直关注有加。对于教育的压缩却鲜有观照,对于教育压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准备不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基础教育适龄人口数量减少,基础教育规模相应地处于压缩状态,这个压缩的过程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管理问题。就此试图从理论上澄清在教育压缩中主要存在哪些管理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 人口数量 压缩管理
  
  教育与人口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人口数量增长教育规模必然要扩大,相反地人口数量减少教育规模则要相应地压缩。无论是教育规模扩张,还是教育规模压缩,都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20多年后,不仅城市,而且农村人口出生率也开始逐年下降。当前我国小学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已过,2000年12—14岁的初中段学龄人口升至最高峰,从2002年起,初中段高峰也逐年下降。学龄儿童锐减首先影响到许多原本规模不大的学校,不少地方的学校生源严重匮乏,这对原有的一村一校的办学格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我们的教育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发展和变化,仍然依照原有规模投入。长此以往,新的投入和原有资源出现低效益或无效益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一种办学集中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其过程具体表现为将分散的教学点或偏僻的小学校撤消,合并成一所新的学校。这种集中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的压缩,其间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教育规模压缩后的学校布局如何调整,学校撤并后的财产如何处理,撤并后富余教师如何分流,合并后的新学校如何管理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教育压缩的成败。这就是教育压缩中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
  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以来习惯于数量上的增长,究其原因,是人口的变化和需求的增长。对于教育的扩张教育学界一直关注有加,而对于教育的压缩却鲜有观照,对于教育压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准备不足。下面我们试图从理论上弄清在教育压缩中主要存在的管理问题。
  
  2.教育压缩管理的一般症状
  
  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必然会出现如下问题:教师过多,学校过剩,培养每个学生所需的单位成本增加。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最佳对策只能是按照学生减少的比例裁减教员,关闭一些学校,让继续办学的学校满员,尽量保持每个学生支出的相对稳定,使学校花费因学生减员而有所减少。但是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则会得出与上述观点截然相反的意见:在不增加总开支的前提下,让学校保持较高水平的师生比,保留原有的全部教师,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场所更为宽裕一些,这样可以为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留有余地,也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探讨教育事业的压缩管理,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国家一级的问题,主要是那些受人口统计结果影响的、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问题。其中第一类问题是,随着国家不同的政策选择,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经济收益与以较高单位成本获得的教育效益之间的平衡将受到怎样的冲击?从学生减员中人们将得到什么结果,是压缩经费,还是作较好的教育储备?第二类问题与上述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即节省教育经费和发展教育或培训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如何。如错误的节约考虑会把教育经费减少到什么程度?教育投资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虽然压缩能达到短期节约的目的,却可能由于某些问题处理不当而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劳动力需求产生不利影响。第三类问题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有关教育方面的决策。如在国家总经费保持不变甚至削减时,在全部经费支出中应优先考虑哪些方面?与医疗卫生、社会服务、运输、建筑等事业相比,教育事业应分配到多少才合理?
  第二个层次是地方一级的压缩管理,首先要注意这一级较大范围内的地区差异、数量下降的年龄组和学生数量减少的实际情况、预测适龄人口和教育规模的相应变化等。地方一级基础教育的压缩管理一般而言有如下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第一类是与学校关闭有关的问题,亦即学校布局调整的问题,包括:是应尽可能让所有学校都办下去,并承认每个学生的支出不可避免地上升的现状,还是关闭一些学校,让继续办学的学校更接近于满员?在关闭规模小的学校方面,教育界以及经济界争论的焦点会是什么?根据经济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从各种管理方案中选择哪一种呢?第二类比较典型的问题是与教职员工编制有关的问题。首先是课程与教职员工编制之间的关系。学生数量的减少,师生比提高,原先因为教师数量不够而不能开设的课程现在就有可能开设了。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流动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学校内部管理的有关问题。这一层次的问题可能因压缩的形式不同而产生变化,比如。如果压缩的形式是学校合并,那么就会产生合并后校长选定等问题。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压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教育压缩管理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学校关闭的问题,亦即学校布局调整的问题。这种布局调整,在城市表现为强、弱校的兼并和联合。即由社会声誉好、办学条件较强、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兼并受社会冷落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单薄的学校。这种兼并并非是简单地将薄弱校撤消或将两者或多者合而为一,而是采取将之变为强校的分校或二部的形式,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在教学设施和师资方面统一调配使用。这种做法避免了强行限制重点校招收名额所造成的现有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的问题,又缓解了择校现象。虽然所联合的各个学校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有各自的校址,但受统一管理机构的领导,有统一教育教学和教研组织机构,能促使校际间教学设施、设备与师资力量向均衡化、效益化方向流动;既促进了社区内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又优化了资源配置,产生出规模效益。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在决定学校的撤并时借鉴国内某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可以考虑如下一些做法。一是根据学校办学质量决定取舍。保留办学质量高的学校而撤并办学质量差的学校,这既是合情的也是合理的。合情之处在于,就学生家长而言。他们最希望的是通过学校布局的调整可以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其合理之处在于,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高不仅仅体现了学校自身,而且也是这所学校所在社区努力的结果,将办学积极性高的村、镇所拥有的学校保留下来,这无疑是合理的。二是当几所学校办学质量不相上下,这时就应该考虑学校的生源问题。凡是生源太少,例如整个学校人数不足100人者,应该不再保留建制学校。如果几所学校的生源都不太充足,在这种条件下,学校布点的选择就要照顾地理位置,几个邻近的村,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