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声音嘶哑要寻因等

作者:佚名




  声音嘶哑要寻因
  
  人们往往认为,老人声音变嘶哑是正常的。其实,声音一般是不会因器官功能的衰退而变哑的。临床数据表明,人们声音的改变,更多的是疾病导致声带病变引的。
  1.短期声音嘶哑,要考虑声带急性炎症,常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出现。
  2.长期声音嘶哑,多半是患有声带慢性炎症或声带小结,与发声过多有关。
  3.不明原因渐进性声音嘶哑,可能是患有喉部肿瘤。
  4.突然出现的声音嘶哑,并伴有呛水症状,则是由声带麻痹引起的。喉部邻近器官恶性肿瘤(如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甲状腺癌等)的压迫,是导致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
  5.老年人突然出现声音嘶哑、失语,甚至呼吸困难,要考虑到脑血管病变的问题。
  6.老年女性因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导致声带水肿,出现声调低沉、声音嘶哑。
  摘自《老年日报》
  
  艾灸气海止腹泻
  
  在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时,应用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散寒、温中、补虚,再配合选取一些具有补肾、益气功效的穴位,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具体取穴如下:
  关元穴:肚脐直下3寸(4横指)。取穴时平卧,腹部自然放松,四指并拢横放脐下,小指下缘就是关元穴。它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 气海穴:肚脐直下1.5寸。取穴时可先找到关元穴,在肚脐和关元穴中间的就是气海穴。它是补气要穴,具有强壮全身的作用。
  天枢穴:在腹部,肚脐水平线旁开2寸,左右各有一穴。可以调理肠胃。
  足三里:取坐位,屈膝,膝盖下缘外侧窝下3寸便是。此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按上去会有明显酸麻胀的感觉。
  太溪穴:取坐位,脱掉袜子,从脚内踝向后摸,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就是“太溪穴”。它属于肾经,因而可以补肾益气。
  将艾条点燃,距穴位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以穴位局部温热红晕,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每天1~2次,7日为一个疗程。
  摘自《老年日报》
  
  走路没劲儿查查血管
  
  有的老年人走路没劲,或走一会就腿痛,休息一会儿,感觉好点了才能继续走路。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人老后的正常生理现象。还有人会选择去看骨科或神经科,可是怎么看也看不好。当老人出现间歇性跛行和走路没劲儿时,很有可能是血管堵塞了,应该考虑看一看外周血管科。
  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据统计老人中此病的患病率约为15%。很多患者把外周血管引起的腿部症状当成是老年慢性病,不着急治疗,结果延误了诊治良机。
  摘自《老年日报》
  
  『手浴』可解疲劳
  
  据专家介绍,按传统中医药理论,“手浴”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对人体经络产生影响。达到治疗预防人体疾患的作用。手部温度上升后,收缩的血管张开,促进血液循环,肌肉和神经的紧张状态就会有所缓和。“手浴”比“足浴”简单易行,人们不妨一试。
  “手浴”的方法是这样的:倒一盆热水,温度以稍高于体温为宜,将双手张开,浸泡在水中5~10分钟。如果其间温度不够热了,就再加热水。“手浴”之后,眼睛充血和肩部酸痛的症状会大大缓解。
  摘自《家庭保健报》
  
  冷水洗鼻 好处多多
  
  用冷水洗鼻,可以洗去鼻孔内所存污垢,使呼吸畅通,神志清醒,而且能增强鼻孔及上呼吸道抵御寒冷空气侵袭的能力;鼻子通七窍,冷水洗鼻还有明目、聪耳、醒脑、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
  具体方法是:先用手捧一捧水,将鼻孔浸泡数秒钟后,用鼻子将水吸入,等润湿鼻孔内污垢后擤出。再次吸入水后,左右侧分别清洗,擤出水和余污。如此反复清洗2~3次即可。
  摘自《人民网》
  
  老人发热不能“捂”
  
  年近古稀的乔大爷经常感冒发热,于是久病成医。近期,乔大爷因天气变化又发热到39℃,他服退热药后又盖上厚被子,想靠出汗退热。汗出来了,他感到口渴,刚坐起来就眼前一黑摔下了床。医生说他是因为退热时皮肤血管扩张致血液流量增加,大量出汗体内水和钠丢失过多出现了低血压和直立性晕厥。
  老年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日趋降低,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功能下降,因此老年发热病人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如体温较高时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体温超过38.5℃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可根据病情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敷冰袋或酒精擦浴、温水擦浴。退热出汗时应脱去过多的衣服和掀开多余的盖被,并多次饮水。人体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4种,一味地“捂”会阻碍散热。老年人病情较复杂,发热往往伴有其他并发症,若物理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仍不降应及早去医院就诊.避免发生意外。
  摘自《现代护理报·健康周刊》
  
  扭伤后别立即用正红花油
  
  喜欢活动的人,时常会发生轻微的腕、踝关节扭伤。
  这时候,人们通常会拿出家里备的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药物,如正红花油,对扭伤处进行涂抹。但是,扭伤的地方反而肿胀得更厉害了。这是因为在损伤的急性期(24小时内),皮下软组织周围的小血管会发生破裂,此时如果使用正红花油等活血化淤的药物外用涂抹揉搓,就会加重局部的血液渗出,从而使肿胀加重。
  正确的方法是:在扭伤的急性期,用毛巾包一些冰块,对扭伤处进行局部冷敷。急性期过后(24小时后),才可以使用正红花油等活血化淤药物,每天涂抹患处4~6次。
  不过,若扭伤处皮肤出现破溃,则不要使用正红花油;使用后皮肤发生过敏者,也应立即停止使用。
  大多数轻微扭伤者经过上述治疗,1周后即可痊愈。若用药3天症状仍然没有缓解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摘自《现代保健报》
  
  药物过敏了多喝水
  
  药物过敏的表现形式有很多,轻的出现皮肤红肿瘙痒,严重的会出现哮喘、紫癜、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不仅可能损伤肝脏、肾脏及大脑等器官,还会导致血压下降、局部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有些药物过敏,在停药后就可以好转。但也有时候,仅停药是不够的。因此,药物过敏时,患者首先应该多喝些温开水,以便使药物尽快排泄,同时要留意身体变化。
  为防止药物过敏,在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氟哌酸等致敏药物前,必须进行皮试,绝不可因过去不过敏而忽略。此外,曾有过药物过敏史的人,在医生开药前,一定要将自己过敏的情况告知医生。
  摘自《老年日报》
  
  巧食橘皮祛腹胀
  
  不少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减弱,经常发生腹胀。这里介绍一老中医秘方供参考:
  常见的橘皮,愈新鲜愈好,洗净晾干。熬粥时,切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