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细节决定健康(下)
作者:许冠生
一切健康的生命体,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为了健康,我们要保护好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并管理好自己的小环境。
一、重视生活规律
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周期性的节律,我们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紊乱,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一年中的“魔鬼时刻”指冬季、夏季,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季节,其死亡率要比平时高出1.5倍。一天中上午6~10时是危险时刻,此时血压增高,人体由卧到立使耗氧增加1.7~3倍,易发心脏病及中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8%的心肌梗死发生在这段时间。午夜时分,人的血压最低,起夜时血管收缩,人体由卧到立,血压变化,耗氧增加,因此起夜时注意“三个半分钟”非常有必要,即醒来后不要立即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又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钟。经过这三个半分钟,可避免脑缺血现象及预防脑中风发生。对老年人来说,生活规律、拨准生物钟更加重要,起床、大便、吃饭、活动、午休、喝水、锻炼、睡眠要定时安排,这对健康长寿的好处不可估量。康德教授有句名言:“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表现出杂乱无章、毫无次序和毫无节制,他便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生活细节的最佳时间安排是:
1 大便:晨起最佳。
2 开窗换气:9~11时和14~16时最佳。因为气温升高使逆流层现象消失,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3 锻炼时间:15~16时或晚间最佳。
4 洗澡:临睡前。
5 减肥:饭后45分钟开始,连续走20分钟,大约1600米,重复一次更好。
6 刷牙:饭后3分钟以内。因饭后3分钟口腔细菌开始分解齿间残渣中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
7 睡眠:22时左右最佳。
8 护肤:睡前最佳。
9 喝茶:饭后1小时。刚吃完饭就喝茶,茶叶中所含的鞣酸会妨碍铁的吸收。
10 喝牛奶:睡前半小时。
11 吃水果:饭前1小时。
12 吃蛋糕等甜点:上午106寸。
13 学习:晨起效果最好。
二、重视居室环境的达标
居室每天至少需日照2小时。采光窗与地面的面积之比应大于1:15,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米。冬季室温不低于12℃,夏季不高于30,℃;相对湿度不大于65%;夏季风速不小于0.15米/秒,冬季不大于0.3米/秒;空气采样质量合格。抓好卧室卫生,采用“湿式”擦灰法,不在卧室内吸烟,简化卧室物品,床上用品应1~2周一晒,2~3周一洗。不随意和衣在床上坐卧,卧室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30分钟。
三、重视人体自身排毒功能
人们在摄入粮食、蔬果、禽肉、水、空气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吸收了毒物。另外,体内自身代谢也会产生毒物。为了保持体内环境平衡,人体需要定期“大扫除”。
1 “清扫”皮肤。饮水、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多出汗,可加速排毒。
2 “清扫”肠道,防止便秘,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人体需要的营养绝大多数在肠道吸收,毒素、病毒也主要从肠道进入人体。肠道内寄生了10万亿个细菌,排列起来可绕地球2周,大部分是有益菌(双歧菌、乳酸菌),也有少数是有害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有益菌占上风时,人体才会吸收足够营养,合成所需维生素,而有害菌和毒素则被隔离,无法进入体内。有益菌分泌大量乳酸,推动肠道蠕动,在大便还未产生毒素前,已把它排出体外。反之,如有害菌占上风,细菌、毒素进入人体,大便就会减少甚至发生便秘。因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排便排毒极为重要。多吃高纤维素食品,多喝水,适当补充酸奶等含有益菌的食物,十分有益。
3 “清扫”血液。可选择帮助排毒的还原食物“清扫”血液,清除自由基,如菌类、绿豆、海带、韭菜、南瓜、芹菜、核桃、花生、杏仁、青菜、胡萝卜等。
4 “清扫”肺部。肺是易于积存毒物的器官,毒物经肺入血影响全身。为“清扫”肺部、早、中、晚可到室外空气新鲜处做深呼吸。也可抬双臂后做主动咳嗽,反复10次,每次间隔做正常呼吸,可促进排痰。
四、重视起居细节
1 防感冒重在保护“三心”:脑门心(避免寒冷刺激或洗头后被冷风吹)、背心、足心。
2 冷水(10℃左右)洗脸美容保健,温水(35℃左右)漱口牙齿长久,热水(55~70℃)泡足胜似吃药。
3 充分认识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
十要: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齿要常叩,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足要常搓,肛要常提。
十忌: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忌憋尿便,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站立穿裤,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
十伤:久视伤眼,久行伤筋,久坐伤腰,久卧伤气,忧极伤心,多食伤胃,久立伤骨,久悲伤肺,暴怒伤肝,久听伤神。
十多十少:少肉多菜,少说多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车多行,少虑多笑,少药多练。
总之,把握与环境的平衡,才有利于巩固生命塔基;排毒、修复、活化细胞,综合调节人体各种平衡,才能健康长寿。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许多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因素引起的。情绪不好、喜怒无常、紧张不安、抑郁沮丧等都会使人免疫功能低下、各器官功能减退。而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充满自信、心态平和的人,则活得潇洒,健康长寿。这些已经得到科学研究证实。
事实上,无论人生如何一帆风顺,总会有紧张、压抑、烦恼之事,“不想”“忘掉”“转移注意力”都是不现实的。文体活动虽然有益,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调整心理平衡呢?综合美国D.S,珀尔斯博士创立的“格式塔法”,对家人、明友、同事、社会,要做到“三个八”:
一、强化八种心理
1 不要胡思乱想,就想现在。不要总想明天的事,如衰老、死亡、疾病。古人早有说法,“莫将身病为心病”“肩上百斤不算重,心头四两重千斤”。也就是说,心理负担过重、心累是极有害的。要有带病也能长寿的信念。法国大作家雨果,40岁心脏病突发,几乎送命,人们叹惜这颗巨星要陨落了。但他不悲观,坚持锻炼,还写出《悲惨世界》,寿高84岁。备受磨难的马寅初教授,不惧身心摧残,活到91岁,又生了肠癌,仍顽强面对,甚至下肢瘫痪时,还坚持上肢运动,从容恬静地对待生活,寿高达101岁。同时,也不要老懊悔过去的事,如名利得失、职级变化之事,把你的思想集中到今天,现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