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短时间连续排便是何原因等

作者:佚名




  短时间连续排便是何原因
  
  我每天早上5点半要解一次大便,约一小时后又要解一次大便,早饭后还要解一次,大便不干不稀。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许正华
  
  许正华读者:
  健康人排便每天1次,一般为黄褐色成形软便,有的粪便表面还附着少量粘液。但也有一些健康人每天排便1次以上(如2~3次或更多),虽次数增多,只要粪便成形,亦属正常。
  你虽在较短时间内连续排便3次,但大便不干不稀,显然不能用腹泻解释。腹泻指原来的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呈稀薄状或水样,或带脓血,或含脂肪滴。不知你的这种排便情况是偶而出现,还是经常存在,如是前者应视为正常现象,如是后者给你以下建议:
  做一次直肠镜检查。因为在直肠黏膜有慢性炎症时,由于炎症刺激直肠黏膜,产生里急后重感(即总想排便),可有便次增多。因直肠紧接肛门,如直肠炎症较轻,粪便性状可以无改变(因粪便在直肠上段己经形成),这种情况不能叫腹泻,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可在直肠局部使用消炎药物。如直肠镜检查正常,你早上5时半解大便时,应蹲厕时间长一些,尽量把便排净,避免余便再排。
  北京军区总医院内科教授 张禹
  
  头痛、站不稳是什么病
  
  我有两大问题,一是头痛,睡不好;二是全身无力,气急,站不稳又倒不下,特别是精神紧张时更容易发生。出现这种情况已3年了,到医院做过X线摄片、CT、脑电图、电热成像和神经系统检查,都没发现器质性病变。请问我这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治疗?
  某部战士 崔珈铭
  
  崔珈铭读者:
  对你的情况,我考虑以下2点原因:
  (1)如果内科、外科等检查确实无器质性毛病,则可考虑是否为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应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
  (2)站不稳但又倒不下,特别从静至动,由缓至快等,需考虑是否有启动性运动障碍(由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诊治),但这多出现在全身乏力、气急情况下,仍可能属于第一种情况。
  因此,我认为你可能不是器质性疾病,应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建议你用黛力新,早上及中午各服1片,百优解或怡诺思早上1片。夜间再服促进睡眠的药物,如佳静安定或思诺思1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教授 俞丽云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
  
  我起病于1988年,那时主要是上腹部(特别是右上腹)疼痛。现在的主要症状是反酸、胃烧灼感。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过奥美拉唑、枸橼酸西沙必利、斯达舒等20多种中西药,但未见什么明显的效果。请问我该怎么办?
  广西 江忠
  
  江忠读者:
  根据你提供的资料,你的诊断除浅表性胃炎(胃窦部)外,应该补充诊断胃-食管反流的存在。现在还没有引起食管黏膜的形态学改变,表示病情并不严重,你可放心。
  但是,在诊断上有一个重要遗漏:没有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这种细菌常常是慢性胃炎的原因和症状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认识,补救办法有二:一是在有条件医院做一个细菌同位素碳呼吸试验,方法简便没有痛苦;二是重做胃镜,讲明一定要取胃黏膜组织做快速尿素酶试验,此法花费少,但有些不适。
  如果细菌是阳性,要立即根治,可用下列方案:奥美拉唑(以奥克为好)20毫克,早起空腹及晚睡觉前各1次,早餐后、晚餐后克拉霉素0.5克各1次,如对青霉素无过敏反应,应再用阿莫西林0.5克,每日2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将阿莫西林改为替硝唑1.0克,每日2次。以上药物连用7天,这就是三联疗法。不少患者经此治疗,症状明显好转甚至消失。对于反流,这一治疗也有好处。如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阴性,建议你试用硫糖铝,每餐前半小时服1.0克,硫糖铝应嚼碎,用少许水冲服。混悬制剂舒可捷,服用更方便,效果也好。还可加服吗丁啉10毫克,每餐饭前半小时服。这种治疗对胃炎和胃-食管反流均有益处。
  此外,应戒烟、酒、浓茶,勿饱餐及大量夜餐,生活规律,精神愉快,少吃咖啡、巧克力等食物,食物不宜太油腻等。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背部灼热,心烦怎么办
  
  我母亲74岁了。近一年来背部有灼热感,每天不定时发作。发作后出汗,忽冷忽热,有麻酥感,伴有心律不齐。近来又出现口干、鼻干、便干。做过肺部CT、胸透、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请问该怎么办?
  天津 矫春花
  
  矫春花读者:
  按中医的认识,你母亲这种情况属于脏腑功能紊乱引起的体内阴阳失调。忽冷忽热、冷热交替、出汗,中医认为是肝胆经邪郁不畅所致。由于邪郁不畅,郁而化热,耗伤津液则阴虚内热。后背发热、有灼热感,说明内热很明显。近来口干、鼻干、便干是阴虚症状进一步加重、津亏不能滋润的表现。
  中医治疗可采用疏肝解郁、养阴清热法则,按照目前临床表现,建议处方为:柴胡、知母、黄芩、桂枝、甘草各10克、青蒿、鳖甲各15克、黄连3克、熟大黄10克(另包)、生白芍、浮小麦、碧桃干各30克、红枣7枚。以上为1日量,可服7~14天。药后大便增多或通畅是好现象。若每日大便4次以上,将熟大黄减为5克。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本病治程较长,应随病情变化,调整治则和方药。
  你母亲的病经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予治疗仍然无效,应考虑可能存在轻度忧郁症。西药应加用百忧解20毫克,每天1粒。百忧解需要长期用药,且减量、撤药都要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指导,不可盲目或随意用药。如能中西联合治疗,效果会更理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银根
  
  小孩经常咳嗽能用转移因子治疗吗
  
  我孙子4岁多了,从小就患过敏症。去年7~12月,咳嗽不断,胸透肺纹理增粗,专家说可用转移因子治疗,以调节免疫功能,但需长期用才有效。近来,我在中央电视台播的专题节目中看到,说转移因子过多服用有副作用,会损伤肾、脾。请给我指点迷津。
  烟台 李为征
  
  李为征读者: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细胞免疫功能也正处在成熟过程中,因此很容易发生细菌和病毒感染。有研究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50%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60%以上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使患儿很容易再次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形成恶性循环。你的小孙子半年中咳嗽不断,最好能进行免疫功能方面的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这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转移因子属于免疫增强剂的一种,它可使体内正常淋巴细胞转化为特异性的致敏淋巴细胞,进而触发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它主要用于因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引起的感染,及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替代治疗。此外,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肿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在儿科,口服转移因子治疗病毒性感染有较好疗效,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对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也有疗效,一般2周为1疗程。口服制剂较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个别人可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少数人可有短暂发热反应;肝功能损害少见,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本药的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朱逞
  
  睁眼困难是角膜炎吗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患眼病三四年了。我的症状主要是睁眼困难,睁眼时眼痛,如不立即闭眼就流泪,对阳光和风特别敏感。这种症状在冬天才有,医生诊断为角膜炎。曾用过角膜宁、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眼水,效果都不明显。请问,我患的是角膜炎吗,该怎么治?
  合肥 刘丽
  
  刘丽同学:
  你来信叙说的症状主要是眼痛、流泪和怕光,这是比较符合角膜炎表现的。但是,角膜炎有多种原因,而你的表现有季节原因,似乎与细菌、病毒等感染的原因没有密切的关系,而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中的一些因素有关。你很可能是角膜的表层有点状的炎症,在痊愈后可不留有疤痕,也不会有持久性的视力影响。现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你的冬季饮食可能品种较少,致使一些与角膜营养有关的维生素A和核黄素(维生素B2)不足。应注意适当补充相应的维生素,也可以多吃一些煮熟的胡萝卜等。
  (2)治疗中你使用了多种眼药水。不少眼药水中含有一些防腐剂,它们不仅对角膜无益,反而可能损伤角膜的上皮,可能引起药源性眼表疾病。因此,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有可能导致眼表上皮损伤的药物,并改用对眼表上皮影响较小的药物和不含防腐剂的眼液,用药的品种也尽可能少。具体该用哪一种,应咨询当地眼科医生的意见。
  (3)冬季时是否在室内开空调。如果长期处于有暖气的房间,室温较高,且空气比较干燥,就会导致眼表的泪液膜蒸发过快,角膜变得较干而造成上皮容易发生脱落。如果再操作电脑较多,时间较长,双眼较多处于凝视状态,加重泪液挥发,也易产生眼干症状等。注意在空调环境中不宜过久,最好能放上一盆水,避免空气过干。操作电脑不宜连续时间过长,注意多眨眼以使泪液在眼表均匀分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教授 王健瑚
  
  骨关节病该怎么治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年轻时膝关节、肩周就经常发凉、疼痛。2002年右踝三踝骨骨折后,关节疼痛加剧,活动量大时出现跛行。请问我该怎么办?
  山东 杨振昌
  
  杨振昌读者:
  你现在的症状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你的全身多关节疼痛,活动多或劳累时加重;二是你的右踝关节曾发生三踝骨骨折,活动多时肿疼、跛行。
  根据你提供的情况,造成你全身多关节疼痛的原因以骨性关节炎的可能性较大。在治疗上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如按摩,理疗,洗温泉水,避免受凉、受潮及过度疲劳,坚持适当的活动,避免剧烈的运动,症状比较严重者可考虑适当用一些解痛药物(如扶他林、芬必得、英太青等)。
  此外,你的三踝骨骨折已经两年多了,属于陈旧性骨折。骨折后如果复位很好,一般很少留后遗症。不知你的骨折当时是如何治疗的,一般来讲三踝骨骨折大部分是需要手术复位并且要内固定。从你的症状来分析,我认为你现在的踝关节有创伤性关节炎的表现。关于创伤性踝关节炎,症状较重者同样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踝关节调整术、踝关节融合术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建议你去医院拍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做踝关节CT检查,然后请当地骨科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梁雨田
  
  人工引产后为何长期溢乳
  
  我于去年5月做了人工引产术(18周妊娠)。术后有很多乳汁流出,以后逐渐减少。但直到现在,每天洗澡时,稍用力挤压,就会有乳汁溢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身体有何不良影响?该做什么检查?
  桂林 阿桂
  
  阿桂读者:
  首先,要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引产的。现在大多数医院对18周妊娠引产均采用药物引产,如应用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或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引产,也有应用水囊引产的。
  妊娠期胎盘会产生多种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同时脑垂体增生肥大,产生催乳激素,从妊娠7周开始增多,随妊娠进展逐渐增量,妊娠足月分娩前达高峰,其值为非孕妇女的20倍。催乳激素有促进乳房发育的作用,为产后乳汁分泌作准备。虽然你终止妊娠时只有18周,但分娩后体内激素的变化与足月产相似,而且无论应用那种引产,分娩后激素变化都差不多。
  产后乳腺分泌乳汁靠神经体液调节。分娩结束后,产妇血中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均急剧下降。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但又有抑制乳汁分泌,对抗催乳激素的作用。产后雌激素降低,催乳激素水平增高,乳汁开始分泌。所以,虽然18周妊娠分娩,仍可有乳汁分泌。如果不断有刺激,明显的如有小儿不断的吸吮乳头,则乳汁更增多,人工方法如不断用力挤压,也可能有影响。如果没有外力刺激,则乳汁会逐渐减少以至无乳汁分泌。
  另外,不知你的月经是否已恢复正常周期,如果已有正常月经周期,乳汁会逐渐减少,只要不用力挤压,乳汁分泌将逐渐停止。但是,如果您的月经不正常,甚至还没来月经,又不是再怀孕的话,属不正常,应去医院妇产科门诊检查,警惕“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发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 周世梅
  
  支气管扩张该怎么治
  
  我今年62岁,2002年做CT检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一感冒就吐黄痰,一次比一次严重。用一般抗生素无效,要用卓立佳才起作用。医生说要治好我的病,要把肺割掉。我年纪大,不想开刀。请问,该怎么治才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