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血液健康 不可不知的18个常识
作者:张 宇 赖 丹
现代医学科学是怎样认识血液的?我们的血液面临着怎样的威胁?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贫血、白血病……种种疾病发生的背后,预示着我们的血液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维护我们血液的健康……
(一)认识篇
1.我们的血液从哪儿来?
古人认为,血液是心脏“制造”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血细胞竟是从骨头里“长”出来的。讲得更具体些,是骨髓腔内的骨髓承担了“血细胞加工厂”的角色。骨髓有红骨髓(造血细胞)和黄骨髓(脂肪细胞)之分,有造血功能的主要是红骨髓。除骨髓外,其他脏器是否也参加造血呢?是的,除骨髓外,还有些器官也参与造血,包括胸腺、肝、脾、淋巴组织等(肝、脾主要是胚胎期造血器官,出生后停止造血)。
2.人的身体里有多少血液?
血液占成年人体重的8%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约有4800毫升的血液,可以装满8个矿泉水瓶。
血液由细胞部分和非细胞部分组成。细胞部分(占45%)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非细胞部分(占55%)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脂类、激素、无机盐等。
3.血液有什么用?
要了解血液的功能,就得了解血液的4个“成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红细胞——输送氧气
红细胞是最出色的运输兵。血液的功能很多,不过究其根本,血液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在“运输”二字,如果把它比喻成人体内的运河的话,红细胞就是运送“货物”的“运输兵”。
在显微镜下,红细胞的外形像一个中间凹陷的小圆饼,直径只有7微米。别看它小,我们人体须臾不可缺少的氧气,需要及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都是靠它来运送的。
白细胞——消灭入侵者
在我们周围的水、空气、各种生活用品中,甚至我们自己身体内部,每时每刻都生活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病毒,要抵御它们的侵袭,离不开人体的“卫兵”:白细胞。
白细胞的“个头”一般比红细胞大,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进入周围组织,“吃掉”入侵人体的细菌等“坏分子”,平时我们看到的从伤口流出的脓液,就是死亡的病菌和“壮烈牺牲”的白细胞。
血小板——加固血液的屏障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员。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伤、流血,但只要不伤及主要血管,流血总能自己止住,这就是因为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
血浆——保持“中庸之道”的功臣
除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血液还剩下55%的淡黄色液体——血浆。虽然不含活的细胞,血浆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我们每天吃进不同的食物,进行不同的活动,都会引起身体内环境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却始终在我们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一个“中庸”的状态,这就是血浆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结果。
此外,血浆还有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参与凝血和免疫等作用。
4.血液流向哪里?
人们从前以为,血液从心脏流出后,就会像汽油一样,被身体各个器官消耗掉。我们的身体真的那么“浪费”吗?
当然不是,血液在我们体内是“循环利用”的,而这个循环的中心就是心脏。跳动的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惫的水泵,先把鲜红色的富含氧气的动脉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供它们利用;随着氧气的逐渐消耗,二氧化碳等废料的增多,鲜红的动脉血逐渐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又流回到心脏;然后,它将被输送到肺脏,在那里接受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再次成为鲜红的动脉血,流回心脏后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5.什么是非健康血液?
由于生活节奏、工作压力、营养结构及环境卫生的变化,造成血液各项生理指标超过(或低于)正常值,一系列的生理代谢紊乱引发的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白血病、贫血等,这种血液称为“非健康血液”。
如果您经常出现以下情况,说明您可能有血液方面的问题了,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1.头晕、胸痛、心悸、胸闷;2.面颊苍白、头晕眼花、精神不振、疲乏体虚;3.口渴、尿少、体重下降;4.剧烈的头痛;5.指甲发脆,头发枯黄;6.无法摆脱不良习惯(吸烟、喝酒、嗜甜食);7.日常生活中缺乏运动;8.无缘无故出现青紫斑;9.饮食里缺少蔬菜和水果;10. 患有慢性病;11.生活在辐射量超标的地区。
6.“非健康血液”有哪些危害性?
①知晓率低:大多数人处于非健康血液状态根本不知道,一般去体检时才被发现。
②发病率高:非健康血液的人群在我国极为普遍,1/3以上的人群血液处于非健康状态。
③治愈率低:发病后如缺乏有效治疗,会进一步恶化。
④可控率低:此类血液造成的意外、突发性死亡特别普遍,并且难以控制。
⑤死亡率高:常见死因为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等。
⑥致残率高:一般多为脑出血、脑梗死所致的后遗症。
(二)血液四大危情及预防
血液“变稀”
7.血液“变稀”指的是什么?
很多人误认为贫血是血液“变少”的结果。其实,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容量的减少,通俗的说,贫血不是血液“变少”,而是“变稀”。统计显示,我国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在儿童和妇女中这一比例更高。血液变稀除与贫血有关外,还与血液中的电解质被稀释造成低钠血症等相关。
8.血液“变稀”有什么表现?
疲乏、困倦无力是贫血最早期的症状,以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同时,神经系统还会出现头疼、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还可伴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以及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等。
9.怎样预防血液“变稀”?
预防贫血,合理膳食是最基本、简单的方法。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并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脂肪可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当出现排尿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热天大量出汗时,不要喝大量的白开水,而应喝些淡盐水,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
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叶酸)是红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饮食中以动物肝脏和瘦肉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但应注意烹调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物中铁质含量最高的是内脏(如肝和腰子)、牛肉、鸡肉、海鲜、干的青豆及豆荚、水果干、深绿叶蔬菜等。另外,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番茄、花椰菜、马铃薯等都会增加人体对铁质的吸收。
血液“变脏”
10.血液为何会“变脏”?
血液处在环境污染、各种细菌、病毒以及我们自身代谢废物的重重“包围”之中,如果这些侵害突破了我们机体的免疫“防线”或者累积过多,自然会造成血液成分的改变,通俗的说,就是血液“变脏”。
11.血液“变脏”有什么害处?
工业污染物如重金属、苯、甲醛、氟等进入人体,可引起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氟中毒等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侵袭,还会引起肝炎、痢疾、艾滋病、疟疾、结核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肆虐。血液不再“纯净”,必将引发全身性疾病的滋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