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子宫肌瘤 女人的“心腹之患”
作者:叶敦敏 肖承悰 何燕萍
子宫肌瘤 不容忽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副教授 叶敦敏:
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期妇女,以30~50岁为多见,发病率在35岁以上达25%,在40~50岁发病率超过50%。其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大多数学者从多元的角度来认识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比较成熟的认识有三方面:①除了与雌激素有关外,还与孕激素、雄激素、生长激素等生物效应的发挥有关;②25%~50%的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③子宫肌瘤的发生还可能有免疫方面的因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教授 肖承悰:
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量增多,导致贫血,还可以引起不孕及流产。临床实践还证实,子宫肌瘤常并发输卵管、卵巢病变,也极易和子宫体腺癌和宫颈癌同时存在。在绝经后,原有的肌瘤可萎缩或消失,如果肌瘤反而增大,应警惕恶变的可能,其恶变率约为0.5%~1%。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何燕萍: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成正相关,每增加l0千克体重,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可增加21%。饮食不节与子宫肌瘤的发病也有关系,据研究报道,主食为动物类食物的妇女,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主食为非动物类食物的妇女。
子宫肌瘤的症状表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是否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
子宫肌瘤 切还是不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教授 肖承悰:
子宫肌瘤的治疗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手术疗法包括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介入手术等。所谓保守治疗是指不经过有创手术而治疗子宫肌瘤者,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如热疗、超级伽玛刀治疗)等,中医药治疗属于保守药物治疗范畴。
至今为止,手术仍然是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对肌瘤大于2.5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上(相当于拳头大小),或症状严重如反复大量出血而药物治疗无效致继发贫血者,肌瘤在短期内生长较快有恶变可能者,常需手术治疗。
对于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或有手术指征而患者患有其他疾病不能手术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副教授 叶敦敏: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选择要依据年龄、生育愿望、肌瘤的性质、肌瘤带来的身体其他问题、对生殖健康的影响、肌瘤的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估,才能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何燕萍:
子宫肌瘤到底该不该开刀?拿掉子宫对人体有影响吗?其实,是否开刀拿掉肌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子宫肌瘤恶化的几率很小,绝经期后因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子宫肌瘤可逐渐缩小。如果超声检查子宫<2个月妊娠大小(小于鹅蛋),短期内肌瘤大小未见明显增大,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的话,就不必急于开刀将它拿掉;如患者年龄已经接近停经或者已经停经,则根本不必开刀。因为子宫肌瘤剔除术不是一劳永逸的,据国内报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5年内复发率为5%~35%。至于盲目切掉子宫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
现代医学家认识到,子宫不仅是生育器官也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激素及其他物质,在内分泌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子宫切除后,不但会造成内分泌失调,有些女性还会发生特殊的心理反应,如忧郁、眩晕、失眠、精神异常等,这些症状称为“子宫切除综合征”。另有研究显示,子宫切除术后15%~30%的患者会出现性冷淡。因子宫肌瘤而引起不孕的患者,更不应过早过急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可能会造成盆腔内组织粘连,不仅大大降低受孕机会,亦可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中医药何时可用,效用如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教授 肖承悰:
中医药治疗可以控制肌瘤增长,改善症状,收到很好的疗效;对于有手术指征而已行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也可防止肌瘤复发及软化瘢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副教授 叶敦敏:
临床上对诊断为巨大子宫肌瘤或短期内快速增大的肌瘤,或围绝经期肌瘤合并子宫内膜明显增生过长等,原则上不主张行药物保守治疗,包括中医治疗。对其他情况的子宫肌瘤均可以考虑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行剔除术后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复发,同时有调经助孕之效。但无论中医药或西药治疗,均应定期检查。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何燕萍:
中医中药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祛邪,注意提高整体功能,在行气活血、散淤消瘤的同时,配合补法,消补结合,并兼顾月经周期,可收消瘤与调经并举之功。另外再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灌肠、外敷等外治手段、内外兼治,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已成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一个主要选择。
在肌瘤早期,通过调整生活起居及饮食,再辅助以适当的中药治疗,一般都是可以控制其发展,或使其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4种证型辨证施治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教授 肖承悰
子宫肌瘤这个病名中医文献上虽然没有,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主要属于中医“瘕”范畴,它与两千年前中医古籍《内经》中记载的“石瘕”很相似,主要与感受风寒,郁怒气滞及气虚血滞有关(、瘕: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
我们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分期治疗的方法,治疗原则以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同时,必须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具体病情随证施治。主要分为气滞、血淤、痰湿、湿热4种证型,各种证型相同的表现是子宫有积块,质硬,较小者常于妇科检查及B超时发现,不同的表现和治法如下:
⑴气滞证 主要表现为伴小腹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苔薄润,脉沉弦。治法为行气导滞,活血消。方药用香棱丸(木香,丁香,三棱,枳壳,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
⑵血淤证 主要表现为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夹血块,口干不欲饮,舌紫黯或边有淤点,脉沉涩。治法为活血散结,破淤消 。药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加三棱、莪术。
⑶痰湿证 主要表现为小腹时或作痛,或伴月经不调,带多色白,胸脘满闷,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细而滑。治法为理气化痰,破淤消 。方药用开郁二陈汤(制半夏,陈皮,茯苓,青皮,香附,川芎,莪术,木香,槟榔,甘草,苍术,生姜)。
⑷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带多色黄或臭秽,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而胀,经期加重,尿少色黄,可伴有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为清热利湿,祛淤消。方药用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丹皮,桃仁,冬瓜子)加红藤、败酱草、制穿山甲等。
◆ 经验之谈
本人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血淤多见,采用“分期治疗,益气消,补消结合”的治疗原则。因经期与非经期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须分期治疗。经期若出血量多时以益气缩宫,化淤止血为主,兼以软坚消,非经期治疗以活血化淤,软坚消,兼以益气,以消瘤为主,或服汤药或服丸剂,因病情而定。剂量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
采用中医药治疗时,肌瘤越小,效果越好。要强调的是,不管是用汤药或是中成药,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