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养生益寿文摘

作者:佚名




  养生:处理好三对关系
  
  年纪大了,修身养性就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对此,很多老人都有自己的“高招”,各不相同。我已经91岁了,感觉自己的晚年能够其乐融融,主要是处理好了三对关系。
  ● 动与静的关系
  “人老腿先老”,老年人的腿脚不像年轻时那样灵便,因此,在外出时,最好有一定的目的性,先想好去哪,设计一条安全方便的路线,办完事情就回来,这样常常不会感觉累。
  我一般每周都坚持出去2~3次,让腿脚得到锻炼。但是我85岁后就不去公园锻炼了,主要在家里和楼下活动。家里凡是修修补补的活儿都自己做,像做拖把、修理电器等,多做些手工,多动脑。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大脑的灵活性。
  ● 就医与自医的关系
  平时注重自我保健,多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当自己的“医生”,防病于未然。我多年坚持常梳头、温水泡脚,让血液循环保持通畅。每天还要保证喝6~7杯水,加快新陈代谢和排毒的速度,一些小毛病就能从小便排泄了。同时生活要有规律,作息、运动、饮食的生物钟尽量“雷打不动”。而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尽早看医生,这时就不能自诊自医了。
  ●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除了注意身体的保健,心理的保健也不能忽视。离休后,我对健康的投资最大,时时刻刻都注意保健: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吃饭定量。我还想办法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订了人民日报等9份报纸,每天上午下午各看2个小时的报纸。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心理满足的方式,对我来说,国内外大事都知晓了,心理也就稳定和满足了。
  (摘自《健康时报》 文/孟侃)
  
  老人吃饭,别一味求清淡
  
  一到老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各种慢性疾病就会找上门来。所以,为了健康,老人们开始控制饮食:低糖、低油、低盐……总之就是一切以清淡,再清淡为主旨。然而,老人坚持“三低”饮食固然没错,但凡事有度,什么都不敢吃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一些患了糖尿病的老人,因为担心摄入过量的糖分会加重病情,很多食物都不敢吃,反而造成了营养缺乏。其实,患了糖尿病同样可以轻松饮食,只要了解每种食物的成分和热量,计算好每天的摄入量,没必要“草木皆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老人害怕胆固醇摄入过量,于是选择只吃蛋清,不吃蛋黄,这也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是血清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只要保证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在0.5克以下就可以了。而每个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约为200毫克,因此不吃蛋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并且,蛋黄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卵磷脂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舍弃不吃,弊大于利。
  总之,老人饮食最重要的是注意营养平衡。因为他们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差,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应适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只有这样,老人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摘自《生命时报》文/郑鲁南)
  
  心脑保健要从调节血脂做起
  
  中老年人保健,养心是根本,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的主要罪魁祸首,同时血脂异常对心脑的损害又是无声无息进行的,因此,心脑保健要从调节血脂做起。
  血脂异常指的是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异常时,脂质会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一般人出现血脂异常后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只有当引起了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时,人们才真正了解血脂异常的危害,但这时已经晚了。
  血脂异常不仅是心脑血管病的“引信”,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可调控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显示,血脂中血清胆固醇每上升1%,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就增高2%~3%;相反,调整血脂水平后,5年内能使冠心病发生率下降34%。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期难于诊断,一旦病症发作又很迅速,抢救困难,目前主要强调预防为主。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调节血脂上。
  所以,定期检查血脂非常重要。普通人应每2年检查1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应每1年检查1次血脂,而中老年人、肥胖者、抽烟酗酒者等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经常检查血脂。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佚名)
  
  前列腺增生的保健体操
  
  一种方法是取仰卧位,两手臂上举向后枕于头下,两腿伸直并稍分开,同时用力收缩臀部肌肉,肛门紧缩上提,深呼吸3~6次,然后放松肌肉。重复数次即可。另一种方法是同样取仰卧位,两手枕头,膝关节弯曲,脚掌着床面,两脚分开。然后用力将背、腰、臀部向上挺起,并收缩会阴及肛门部位肌肉,深呼吸数次。
  (摘自《老人报》文/徐隆绍)
  
  高血压患者多垂钓
  
  酷暑总会让人觉得烦躁,特别容易“上火”。因此,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选择静心的活动很有必要。心内科专家建议,垂钓可让人情绪稳定,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对平衡血压也有辅助作用,是高血压患者不错的选择。
  人在垂钓时,容易集中注意力,保持平和的心境。并且,水边存在丰富的负氧离子,室外空气清新,这些外部环境也有利于让人心情平静。
  此外,垂钓本身需要手、脑、眼配合,这对于提高中老年人肢体的协调能力也很有好处。
  (摘自《大河健康报》文/王蓉蓉)
  
  按摩耳朵巧养生
  
  耳朵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而且还是一个平衡器官,内耳的前庭分析器掌握着身体平衡。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人体的许多疾病,可由耳朵发出信号,比如肾气衰退时便可引起耳聋、耳鸣,动脉硬化的人也常先发生耳聋。耳朵还与寿命有关,耳垂上没皱褶、听力好的人寿命长;耳垂上有皱褶、听力差的人寿命短。经常按摩自己的耳朵,不仅能增强耳朵的听力和平衡能力,而且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其方法简便易行,做法如下。
  揉耳廓:将两手掌搓热,用两手掌的掌心对准耳廓轻轻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后揉,最好转圈揉,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拉耳垂:两手拇指、食指捏住两耳垂,轻轻牵拉,先向上下牵拉50下,再向前后牵拉50下。
  钻耳孔:两手的小手指分别插入两耳外耳道,前后旋转,像钻头钻东西一样,连续钻50下。
  按耳屏:两手食指按压住耳孔前面的耳屏,一按一松,使外界的气体对鼓膜产生按摩作用,连续按压50下。
  推耳背:两手四指并拢托住耳朵后背,轻轻向前推,使耳廓盖住耳孔,然后松开,如此反复推耳背50下。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王展)
  
  适当补钙 减少结石
  
  肾结石是可以预防的。专家介绍以下3个预防措施:
  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并且尿液多了压力增大,有利于将较小的肾结石排出体外。
  饮食调整少吃蛋白质,且少吃草酸含量高的东西,如菠菜、白菜、草莓等。
  适当补钙每天服用600毫克的钙片,最好和饭一块吃,钙会与草酸在肠胃中结合,就不易进入泌尿道了。
  (摘自《老年日报》文/晓春)
  (此文为成都读者何锦书推荐——编者注。)
  
  活动脚趾能健胃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对应的穴位。第二和第三个脚趾与肠胃有关,因此,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达到健胃的目的。活动脚趾的方法非常简单,最常见又有效的有以下几种:
  脚趾抓地采取站或坐姿,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凝神息虑,连续做脚趾抓地的动作60~90次。在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
  脚趾取物每天洗脚时可在脚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或其他物体,在泡脚的同时练习用二、三脚趾反复夹取。温水泡脚有利于疏通经络,脚趾夹取鹅卵石可刺激局部穴位,坚持练习对胃病患者大有裨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