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维生素摇身一变成毒药?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最近,国内某知名大报刊发了一条颇具震撼性的消息:一项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的大型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维生素不但不能预防慢性病,反而会增加死亡率!
  此消息一出,人们的错愕可想而知。因为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补充维生素是有益无害的。难道维生素吃了反而有害?我们到底还应不应该补充维生素?或者哪些人该吃,哪些人不该吃?《家庭医药》请国内权威营养学专家,还您一个真实的维生素!
  
  策 划: 本刊编辑部
  执 行: 张 宇
  指导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昭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教授何丽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临床营养中心教授蔡东联/博士耿珊珊
  
  维生素,顾名思义是维持生命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物质。然而,这种本来受到大家“绝对信任”的营养素却遭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最近,某大报刊发了一篇颇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文章——《维生素:从补药变毒药?》。
  文章称,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今年2月28日发表了一项由多国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推翻了过去认为服用维生素A、E以及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有可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的认知。相反,研究人员表示,服用维生素E死亡率反而增加了4%,服用β胡萝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维生素A死亡率增加16%,且没有证据表明维生素C能延年益寿……
  一时间,国内媒体对此文纷纷转载,某些媒体甚至打出了“维生素不但不补,还会要命”的标题,在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北美和欧洲,目前约有0.8亿~1.6亿人经常服用维生素及其他富含抗氧化剂的保健品。在中国,服用维生素补充剂也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购买复合维生素片。如果研究属实,岂不是有数亿人“吃错了药”?
  此文刊出后,也引起了国内营养学专家的关注,《家庭医药》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此事进行解读。专家表示,其实仔细研究这篇文章,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该文可谓“破绽重重”。
  
  “维生素致命说”四大破绽
  
  首先,这次报道的研究结果并不是一种“原创性”研究,而是从目前发表的文章中收集数据,称为“荟萃分析”,也就是对很多已有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但是,研究者们过目了747个抗氧化剂试验,最终却只选出68个,由此得出了服用维生素对健康有害的结论,这首先就有点“以偏概全”的嫌疑。退一步讲,就算研究者是用公平、科学的手段对以往的数据进行了取舍,这项研究的疑点仍然不少。
  
  破绽一:补充剂的剂量过大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药物学家帕拉萨尔苏斯曾经说,所有东西都带有毒性,只是剂量的多少决定它是否成为毒药。哪怕是氧气,长期高浓度地吸入,也会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并且导致失明,或引起肺部的纤维化;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但摄入过多也会引起“水中毒”并危及生命。
  然而,本研究中参与者所摄入的抗氧化剂数量极大,远远超过人体日常膳食所能提供的数量。单就维生素A来看,参与研究者每天的平均补充量为20219单位,是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每天10000单位)的2倍以上。维生素E 的补充量平均为每天569单位,正常人每天的推荐量是15.4 单位,该补充量是推荐量的40倍!维生素C平均补充量为488毫克,也明显超过每天100毫克的推荐量。
  总的看来,该文章所报告的维生素补充量均明显偏多,有的已经超过了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而一般人补充维生素是不会达到以上剂量的。单就这一点看,说补充维生素对人体不利就是站不住脚的。
  
  破绽二:研究对象并非健康人群
  该文涉及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达62岁,有些试验中受试者的平均年龄甚至超过80岁。这些受试者大多患有多种严重疾病,其中2/3以上为病情较重的患者(患有心血管病、癌症、肾病和风湿病等)。众所周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肯定高于健康人,而文章中并没有写明导致死亡的原因,他们究竟是死于本身的疾病,还是与补充维生素有关?令人难以捉摸。因此,笼统地说服用维生素增加了死亡率,尚不足以使人信服。
  该文作者把针对健康人群的一级预防和针对患有各种疾病人群的二级预防两者的观察结果混在一起,并由此得出整个人群的结论,这是违反了统计学上“不同质的资料不能合并”这一基本原则。譬如,根据最近上海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0.33%,而男性患乳腺癌则非常罕见,如果将男女合并,从而得出在整个人群中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165%的结论,当然是十分荒谬可笑的。
  
  破绽三:研究方法存疑
  在研究方法上,这项研究所选资料之间差异极大。首先,每组研究对象的人数从24人到39876人不等,服药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单用一种维生素,有的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有的和微量元素一起服用。这样一来,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也就大打折扣。
  其次,在服药时间和调查时间上,各组之间差异也很大。服药时间最短的仅一天(一次服用20万单位的维生素A),最长则历时12年。随访调查时间最短的仅2个月23天,最长的达13年之久。另有些报道服药时间仅有6年1个月,但是随访时间则长达14年1个月,或服药4年半但随访时间则有7年5个月。也就是说,停止服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发生的死亡,也被算到了维生素头上。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也值得怀疑。
  
  破绽四:多数维生素“无辜蒙冤”
  该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者仅对14种维生素中的3种——维生素A(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硒进行了分析,即使其结果无懈可击,也决不能将结论外延到所有的维生素。
  因为各种维生素的作用机制、生理效应、每日需要量、毒性反应都大相径庭,决不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所有的维生素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且,一般说来,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胡萝卜素)可以储存在肝脏和皮下脂肪中,过量容易中毒;而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一旦摄入过多,将会很快地从小便中排泄出去,很少在体内积聚,不易引起中毒,故二者完全不同。
  当然,令多数维生素“无辜蒙冤”可能并不是研究者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媒体推波助澜的结果。一些媒体并没有仔细研读研究报告,仅仅抓住最耸人听闻的字句大做文章,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民众。
  显然,根据上述研究报告推出维生素对人体有害是荒谬的,决不能就此得出“维生素从补药变毒药”的结论。
  
  维生素:营养学的第一次革命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生素A;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中的某种成分能治坏血病,即后来的维生素C;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维生素的发现是营养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它主要告诉大家能够用什么来调节代谢平衡。每一种维生素的发现,都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维生素C是维持皮肤和血管完整性所必需的;维生素A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和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还能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病;维生素B1 参与神经传导、能量代谢,提高机体活力;维生素D可调节人体内的钙平衡,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代谢,保持骨骼健康;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缓衰老、保护心脑血管……
  总之,对维生素的功能,大家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维生素的作用,决不可能是一份研究报告就可以囊括的,而是来自世界各国无数的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千百万个实验结果,被世界科学家认同后才能得以公布。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体必须摄入充足的维生素A、C、E和B族维生素才能够维持人体健康,这是早已为营养学家接受的定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