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养生益寿文摘
作者:佚名
核桃、醪糟、大红枣
我退休快20年了,虽已年过70,但头脑清楚,不忘事。我的保养秘诀来自多年前看到的一方药膳,坚持照方进补,感觉颇有效果。
冬季,我每天的早餐是:碎核桃肉10克,醪糟(糯米酒)20克,加水300毫升,煮沸后,打入鸡蛋一二只搅匀,一餐吃完,这种进补每月不少于20次。夏季改为:枸杞10克,红枣5枚,大米80克,加水500毫升,熬粥。每天最少一餐,多则两餐。
我只在冬夏两季补药膳,其他时日吃喝都很随意,自觉补得轻松愉快,不难坚持。有条件的老人还可增加核桃仁的用量,爱上火的老年人夏天可以用清热养心安神的莲子10克代替红枣,既可减少枣之温性,又可增加该方宁心、消暑之功。
(摘自《新天地》文/胡新龙)
老人晨起养生功
老人早晨醒来后,在床上做8分钟的养生功,对身体大有裨益。具体方法如下:
伸懒腰伸懒腰两次,能伸展脊柱,按摩脊柱两侧自大杼穴至命门穴的10多个穴位,可迅速恢复体力。
蜷缩双腿压向胸口尽量吐气,将胸腹中的废气排净,起到保健作用。
伸直身子左右翻滚两下可刺激身体两侧穴位。
以手轻敲颈椎突出部位100下所敲处即大椎穴,可起到疏风解表、温经散寒、清脑宁神的保健功效。
木梳梳头100下用木梳刺激头部诸穴,特别是百会穴,可令人一天保持清醒。
(摘自《解放日报》文/冯杰)
踮踮脚 益心脑
人久坐或久站后,都会感到下肢酸胀,特别是教师和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上了些年纪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重者还会出现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伤口经久不愈等,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所致。
人的腿部肌肉中有大量血管,人在上下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紧一松。当肌肉放松时,来自心脏的动脉血液会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当肌肉收紧时,会挤压血管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据测定,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搏动的排血量。故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当久坐或久站时,可有意识地做踮脚运动。
当久坐或久立不动时,最好一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具体做法是: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尖,然后放松,再重复,每天数十次。踮脚运动不受场地、时间和器械限制,能有效而快速地减轻文职人员的疲劳,预防一些职业病的发生,也是中老年人保健的一种简便有效的锻炼方法。因此,当你久坐或久站时,可有意识地做踮脚运动,每次5~10分钟。
总之,经常踮踮脚,不仅可避免下肢酸胀和麻木,也可藉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高度集中、突然站立而发生眼前发黑、头晕的毛病,有利于自身健康保护。
(摘自《新民晚报》文/丁永明)
以气养生身心健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无求以培气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才能“正气内存,邪不可侵”。欲望强烈往往有损元气,有损健康。
宽胃以养气人体依靠肠胃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以养气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不可过饱,荤素粗细要合理搭配调剂。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而情志抑郁,多愁善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与“宽胃养气”之道相悖。
心平以和气中医认为,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更应戒浮躁之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长啸以舒气这是古人重要的养生功法。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能起按摩和刺激作用,歌唱者多长寿,即为明证。
茶余饭后,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戏剧,或亮开歌喉,都可以舒畅心情。
安静以通气每天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起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作用。
(摘自《老年日报》文/祁增年)
健康一生的8个“伴侣”
老人想健康长寿,必须要走出封闭的狭小生活圈,远离孤独,多与人交往和接触,彼此交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以增强安全感,促使老年人的身心放松,从而达到健康延寿的目的。
德伴 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事事通达,心胸宽广,这必然会使老人的心理获得平衡。这样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也会处在最佳状态,使自己的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爱伴 爱家庭。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不仅满足于被别人所爱,更要注重自己奉献爱。爱能使人的胸怀更加宽广,心境更好,心态更健康,从而使老人的童心不泯,抗衰延年。
乐伴 笑是乐观豁达的象征,是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以此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使老人的心境坦然,健康长寿。
游伴 游山玩水,返璞归真,清新振神,实乃老人之健康长寿秘诀之一。
动伴 老人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和运动,可以利关节,丰肌肉,通血脉,强筋骨,实脏器,增健康,抗衰老。
说伴 有话不说憋在心里,时间长了也会生病。无论是高兴的事,还是烦恼的事,无论是喜事还是愁事,老人还是一吐为快。对老人来讲,说也是一种通气化郁的良“药”。
书伴 老人经常看书读报,天天用脑,心胸开阔,益智增神,生活充满乐趣,可延缓身心的衰老。
素伴 居室简陋,衣着朴素,三餐多素食,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该知足时便知足,这对老人的健康长寿也大有益处。
(摘自《老年生活报》文/王强)
常读碑帖能养心
读书法帖的那一份沉静、深远和幽雅,最让人心清神定。书法艺术可以深入,亦可浅出,在无声中欣赏奇妙的旋律,在心画中观赏人性的美景。正如书法家庞中华说:“书法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线条。”
书法艺术是书法家们漫长生活的感情积淀。我们可以从篆书中读到“天”的博大,因篆书形为圆,其象为天;可以从隶书中读到“地”的广阔,因隶方且扁,其象为地;可以从真书中读到人的智慧,因真书方圆并用,其象为人;等等。此乃宇宙之三才也,儒家主张天、地、人“三合”的精辟养生理论,皆合乎此。
在读帖中,每种碑的艺术感染力各具其独特表现。譬如《玄秘塔》的苍劲挺拔,《九成宫》的冷艳峭绝;《多宝塔》的丰腴豪迈;《黄庭经》的温秀雅丽;《兰亭序》的婉妍多姿;《郑文公》的博大洒脱。
读帖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享受。如心情过于疲惫,可进入幽雅高远的境地;心情烦燥,可进入冷静清澈的意境。如果说我们能从音乐中,听出智慧的启示;从舞蹈中,看出生活的真谛;那么从碑帖中,我们更能看出人生的高层次境界。长期坚持,定能健康长寿。
(摘自《中国老年报》文/宋一水)
内养精气神,可防痴呆症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精足则气裕,气裕则神充。
节欲以保精 中医特别强调节欲保精,认为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脑髓的充盈和发育。只有不过度消耗,不纵欲过度,才能保持精气充沛,身体健康,不为病邪侵扰。对于肾精亏虚的老年人,可适当选用补肾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以使肾精充足,精足则脑健,恢复脑生理功能,预防痴呆症的发生。
养气以固本 这里所说的“气”是指由肾中精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构成。养气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坚持锻炼身心,豁达开朗,从而使气血畅通,正气长存,使人体的整个机能经常处于旺盛状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