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蟹经
作者:周 彤
接下去的一个问题是:选来了好螃蟹,到底该怎么做,才算是最佳吃法?
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自从大禹治水那会儿第一个吃螃蟹的巴解开始,关于螃蟹的最佳吃法,就一直存在着“蒸” 派和“煮”派这两种说法,而且这两派还一直如同华山的“剑宗”和“气宗”一般争执不下。
“蒸”派的代表人物为清代的李渔和近代的梁实秋,李渔曰“(螃蟹)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而梁实秋则说得更明白:“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笼屉里整只地蒸。”
你先别忙着点头,“煮”派这边厢的大牌人物更有来头,清代泰斗级美食家袁枚一人便足以撑起台面了,他老人家曰:“蟹易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
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关键的是两边的大牌人物都是货真价实的真正行家。这番美食官司看来还真的不太好打。
为了求得大闸蟹的最佳做法,敝人有幸在扬州听淮扬派黄万祺大师做了一番解读。
黄大师曰:“蒸也罢,煮也罢,其实大家都是为了把蟹之美味完美地体现出来。而这其中的问题在于,蒸者绝不看煮之长、而煮者也不看蒸之长,这就像兵器中到底是刀厉害还是剑厉害一样,争来争去完全没有意义。
“‘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这句话对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煮就是最好的,因为煮最大的问题在于鲜味易流失到汤里去。
“蟹之美在其味,但蟹之物性较凉,而且如今的蟹味也不如过去天然野生的那样足,所以就得有些补救之法。
“现在看起来,蟹味虽佳,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仙子,姜汁、紫苏和适量的盐这几味对蟹味也是最有裨益的,至少紫苏如此。
“先在水中放好姜片和紫苏,水烧得大开之后,将绑好的螃蟹放进去。(要是不绑好,蟹一挣扎,腿脚全断,不管是蒸是煮,最后出来都是“蟹八件”了)
“这一步看上去有点像焯水,但又不全是。它的目的一是在于使蟹之膏肓迅速凝结成形,二是使部分增香助味的液汁跑到蟹壳里面去,这是单纯的蒸所没法做到的。
“等蟹壳一红,你就得把它们捞起来,肚子朝天地摆在已经出气的蒸笼里去。旺火原蒸,一气呵成,这样蒸煮二法各用其长而又各避其短,这才算对得起蟹之美味。
“有人说我是蒸派和煮派这两者中的和稀泥者,我不同意。实际上任何一种烹饪方法都不是目的,把菜做好才是硬道理。最佳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最科学的做法。这与你的师傅是谁或者你的祖师爷名气有多大根本无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