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吃茶、饮茶和tea

作者:程乃珊




  茶是液体状,理应称“饮茶”或“喝茶”,上海话偏偏叫“吃茶”,好像茶是可以作咀嚼的。但如若说“饮茶”,上海人必要咬着舌头作广东话发音。因为“饮茶”是指那一盅几件的,有茶水有小吃的点心。若说“喝茶”,早几年上海人会暗自讪笑这不是正宗上海话,多少带点外帮人口音。所以“吃茶”一语看似不合语法,却是正宗的上海闲话。
  从上世纪初开始,一些英文外来语开始融入上海闲话中,比如“搭巴士(Bus)”、“乘的士(Taxi)”、“拿根士的克(Stick)”、“吃卜饭(Buffer,自助餐)”……其中有句“吃tea”。
  “你几时有空一起去tea—tea。”
  “礼拜六下午请你们来我屋里厢吃tea。”
  tea在英文中是茶、茶叶的意思,近来最容易听到这个字是在国际航班上,再不懂英文的也一定听得懂空中小姐这句:“coffee or tea?”
  但上海话“吃tea”,你一定不能理解为吃茶(喝茶),而应理解为西式下午茶。
  tea与不同的英文单词搭配,有完全不同的含义:tea time释为茶叙时间或下午茶时间;tea party为茶话会,旧上海新派年轻人讨厌繁琐又铺张的老法结婚,往往喜欢以tea party形式举行婚礼,既经济热闹又尽兴。上海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扬子饭店包括新理查西菜社、大西洋西菜社等都有这种tea party婚礼,即以茶点招呼客人,通常为一杯牛茶(清牛肉汤),主角自然是一块结婚蛋糕,咖啡、茶任饮,再配以冰淇淋及诸如炸洋葱卷、煎香肠、鸡肉卷咖喱角等小食,通常会加一道主食芝士面。说是茶点,都可顶一餐晚宴,价钱要比宴席便宜多,且以人头算,一人一套,不像宴席以桌头算,较机动灵活。茶点婚宴通常只有香槟酒而不设烈性酒,因此不会有斗酒猜拳强行灌酒这些不文明行为。不过也有人认为如是就不闹猛,结婚就应闹闹猛猛。但一众西化的白领都喜欢tea party形式的婚礼。青年人朋友多,tea party因为价钱便宜,往往叫多点朋友都问题不大。宴席因为贵,多叫十个人就要多一桌。一般tea party婚宴从下午二时开始,行礼仪式后约三点钟开始用茶点,时间弹性很大,你可以马上离席也可以吃到一半走,留下来吃完全套走也可以。一般五时后开始跳舞,仍有饮料与小西点供应,大约在晚上八点正式结束。而旧上海的喜宴通常要晚上八点刚刚开席(现今香港仍如此),一般要吃到半夜时分。相比之下,茶点婚礼要便捷多,主客两方都方便。听我妈妈说,上海沦陷期间,所谓国难当头,许多上海人都意识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婚礼大摆筵席是十分不合时宜的,所以午茶婚礼特别时兴。最经济的是在西藏路青年会的午茶婚礼,只一块结婚蛋糕及咖啡红茶,收费十分低廉,又有层次又经济,很受一般小白领小职员欢迎。
  tea dancing,即茶舞。现今上海百乐门及香港不少星级酒店都设有茶舞,这也是一种促销行为。通常饭店及一些夜总会场所在午市后至夜市间这个时段生意基本是空白的,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个空间和侍应员的工作时间?老板的房租和发给侍应员的人工,却也将这个时段算进去的。于是,就有精明老板推出tea dancing——茶舞,即利用时段空间,简单备一点茶水点心,供人跳舞消费,价钱自然比晚上营业的夜总会、营业性娱乐场所便宜多了。一般讲,也健康得多。在旧上海的茶舞时段,是没有舞小姐伴舞的,一般问津者都为上了年纪的客人或家庭主妇,不跳舞光享受下午茶的也大有人在。
  tea time即为下午茶时间,一般指下午三点到五点,有点如上海人的吃点心。上海话常讲的吃tea,就是吃下午茶。这里当然是指西式下午茶,咖啡、茶、蛋糕、三明治或曲奇饼干,是tea的主角。
  
  一、 下午茶魅力无穷
  
  下午茶文化源自英伦。
  英国菜大概是全世界最乏味的菜式,我们听到过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甚至德式菜、印度菜、泰国菜,有谁听说过有英国菜?可见英国菜是不上谱不入流的。但现今哪个时尚人士没听说过“英式下午茶”?“正宗英式下午茶”已如同巴黎时装、意大利比萨、印度飞饼一样,成为标榜质量的广告语。可见,英式下午茶,已自成品牌,全球闻名。其实与下午茶共享盛名的还有英式早餐,只是这里只谈tea,英式早餐就另行再写。
  英式下午茶其实带有很浓烈的贵族色彩,单看茶包的名字你即可体会,如格雷公爵、锡兰红茶(锡兰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属殖民地)、阿萨姆公主、大吉岭(印度也曾是英属殖民地)。据说下午茶习俗原是源自英国皇室,因为英国茶包虽出名,但直到17世纪,英国本土是不生产茶叶的,全靠从土耳其中部运回,成本昂贵,只有宫廷贵族才能享用。因此英国人饮下午茶有许多礼仪规矩,如必须正装衣着,连带茶具都是十分讲究的骨瓷,还有纯银的茶壶茶匙,塔形的三层或二层细瓷点心碟架。吃起来要从底层吃起,端咖啡杯要用茶碟托起,反正寅是寅卯是卯的,规矩多多,均因为是受皇室礼仪所熏陶而至。
  直到1826年,英国人号称日不落帝国,在远东拥有大片殖民地,并偶在印度北部山区和锡兰发现漫山遍地的野茶叶,而开始有系统地培植装运回国,茶叶成本大大降低,下午茶才开始在英国普及。但下午茶的贵族礼仪,却再也改不过来,流传至今,如同吃西餐一样,成为既定礼仪,纵使觉得多此一举,也只得入乡随俗。
  不过这一切丝毫不影响我对英式下午茶的偏爱,我喜欢那弥散在下午茶际的高雅气氛。
  下午茶,是英国食文化的主要部分,因此伦敦各星级酒店及大百货公司均设有专门茶座(coffee shop)供应下午茶。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受英伦文化影响深远,因此香港的星级酒店及英资老牌百货公司如连卡佛,都设有环境雅静、服务周到、食物可口的下午茶座。
  香港最著名饮下午茶之处为九龙尖沙咀海边的半岛酒店。在香港有这么一种说法:去香港不去半岛饮下午茶等于没去过香港,正如上海人说去杭州不去西湖边逛逛就等于没去杭州一样道理。半岛酒店大堂下午茶其实也没什么特色,只是因为向来是英人上流社会消遣之处,一杯咖啡比市面上贵几倍,这种地方可谓不可不去,不可再去。
  我最心仪的下午茶之处是香港中环的文华酒店,即是张国荣跳楼身亡的那家酒店。张国荣是个唯美人士,连跳楼都要选择文华酒店,可见文华的氛围有多高雅。
  文华的咖啡廊分两层,底层沿街及楼上,价钱一样食物服务都一样,但底层的客人较年轻,楼上的较成熟。我是楼上的常客,我喜欢楼上那宽大舒服的沙发及幽暗的灯光,还有空气中时隐时现的淡淡的雪茄烟味。在文华楼上咖啡座下午茶,多为衣食无忧的退休人士,购物累了来歇脚的阔太太及如我之辈一心追求生活质量不会积铜钿不善理财的享乐主义者。文华的玫瑰酱十分出名,是特别从英国运来的。在文华楼上咖啡座下午茶,常会遇到城中名太名媛或大明星,但从来不会有人去骚扰他们索求签名或合影,这就叫客人的层次。
  另有一我心仪的下午茶场所是浅水湾大酒店的咖啡廊,那木质的落地百叶窗,徐徐缓缓象征性地转动着的木质老式吊扇,浓浓的怀旧气氛由不得你不联想起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白流苏和范柳原那场倾城之恋,就发生在这座酒店。不过浅水湾交通远没中环的文华酒店方便,我与女友们去文华的次数更多点。
  英式下午茶听起来纡贵,其实花费也不太大。只要你懂得享受下午茶不同于满汉全席翅鲍全宴一味求满足口舌之欲,下午茶的精粹是享受氛围情调,与知心的好友促膝谈心的乐趣。
  high tea在这里不解释为高质茶,而是一种与塔形西点拼盘另跟饮料的套餐午茶,在文华一个两人份的high tea约为210元。通常我们三个女友就叫一份两人量的high tea,再另叫一杯饮料匀着吃,付账时AA制平摊,如是人均花费百元不到就可以享受一个长长的、精致的下午茶时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