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土家烧饼”“大郎Q饼”

作者:李晓华




  话又说回来,当年武大郎卖的炊饼与“大郎Q饼”恐怕相去甚远。人民文学出版社《漫说水浒》一书说:“有人或许会以为是山东煎饼或今天的烤饼、烧饼之类,错了,炊饼不是煎饼,煎饼是摊的;也不是烤饼、烧饼,烤饼、烧饼是烤的、烙的,而炊饼是蒸的,它其实是南方的一种小点心,类似福建的光饼。” 由此可见,炊饼是蒸饼。为什么称为炊饼呢?据《辞源》:“宋仁宗赵祯时,因蒸与祯音近,时人避讳,呼蒸饼为炊饼。”那蒸饼又是什么呢?《辞源》解释“即馒头,亦曰笼饼”。炊饼原来就是馒头。蒸饼起源很早,《晋书·何曾传》说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也就是说一定得蒸得馒头开了花的才吃。时过境迁,在今天看来这点嗜好实在是没有什么奢侈的。但是,《水浒传》也提到馒头,如孙二娘店里赫赫有名的“人肉馒头”,武松首次路过十字坡说:“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由此可见,此处的馒头即包子,其实此说法在宋人笔记中就有:“包子即馒头别名”。现在大多把有馅的称作包子,无馅的叫做馒头,不过,上海有名的小吃“生煎馒头”则是带馅的,或者是“水浒遗风”?
  “大郎Q饼”系列明显地撷取时尚元素,又借用了传统文化。与“土家烧饼”单一的名称比较起来,其名目众多,造型美观,又用当前各个年龄层的人们熟悉的或时尚或传统或健康或美丽的字眼来命名,如卡丁烫面烧、快乐PK饼、奇味X饼、香格里拉卷、霹雳火烧酥、川东三剑客、果脯嘉年华、开心炫饼、康乐贴心饼、素手兰心卷、玉色浪漫饼等几十个品种。当然,“大郎Q饼”并不仅仅只是从《水浒传》中“继承”了武大郎的名号,同时还从中挖掘出了一些创意。如其“快乐PK饼”就取自水浒经典故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形容镇关西被打:“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快乐PK饼凝聚了咸酸辣,多种味道互相撞击,用时尚的字眼称作“PK”,所以“快乐PK饼”表皮酥脆,酱香四溢;还有“李逵千层脆”等也明显来自《水浒传》。
  “大郎Q饼”不仅得力于其时尚、传统、文化、健康、手工等概念的打造上,而且还注重了销售上的创新。大郎公司斥巨资推出国内市场空白的大郎Q饼餐车系列,该餐车从新加坡、台湾地区引进,荣获台湾消费者协会产品金牌奖,造型屋不锈钢零组件通过ISO9000国际认证。不要惊讶,大郎Q饼餐车,外观绝对抢眼,从很远处就能看到。各式大郎Q饼餐车充满青春活力,让人耳目一新,比如金色年华造型餐车、咖啡杯造型餐车、蘑菇造型餐车、红色盖碗造型餐车、西瓜造型餐车等使路边摊变得既卫生又漂亮,颠覆了传统摊车不雅形象。与宋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于吉柜》比起来更是有天壤之别了:“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祝愿这种新的管理与销售理念,会让“大郎Q饼”走得更远,不至于像“土家烧饼”那样昙花一现。
  其实,我国各地都有好多“名”饼,如山东淄博的“大周烧饼”、杭州的“酥油饼”、 闽南“菜馅薄饼”、天津烤饼、老北京的芝麻酱烧饼、吊炉烧饼等,不过只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有点名气,或者某地的人们将之视为一种“家乡”的味道。当然,也有可能哪天早上一不留神,某种“饼”被赋予了某些“土”的、“洋”的、“新”的、“陈”的元素之后也会大行天下,引得国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