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消化系统科学大揭秘(四)小肠和大肠
作者:金文泉
小肠又细又长,是糖、脂肪与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彻底消化的场所,食糜经小肠的消化分解后由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回盲瓣进入大肠。在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食物残渣最终变成粪便,排出体外。
小肠迂曲细长,吸收面积却天地广阔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分。全长6~7米,相当于本人身高的3~4倍,拉直了大约有二层楼那么高!十二指肠仅25~30厘米(相当于12个手指并排的宽度),它虽短,却十分重要。十二指肠整体呈“C”形弯曲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段。其上部紧接胃的幽门部,降部接受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肝胆汁与胰液由此排入十二指肠。碱性的胆汁、胰液和十二肠腺分泌的黏液可中和由胃幽门排出的强酸性的食糜。这对调节胃排空速度和有效进行化学消化活动都至关重要。
小肠黏膜辛苦繁重的任务与惊人的更新率
一般人都误以为消化道只是吸收了每天吃进的食物和喝进的水,其实消化道的吸收过程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因为人平均每天要分泌唾液1.5升,胃液2.5升,胰液2升,肝胆汁1升,再加上小肠液3升,合计达10多升,相当于19大瓶啤酒。这些分泌液必须全部吸收回去。
小肠黏膜上皮的代谢十分迅速,新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小肠黏膜上皮每2~4天内要全部更新一次。有趣的是脱落下来的上皮细胞其中的蛋白质营养,竟也被小肠消化后重新吸收入体内。未被吸收的残渣则由粪便排出体外。正由于此,绝食者或停止进食的人,头几天照样天天有大便排出。
小肠的运动缓慢而有序,食糜渐渐向前移动。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食糜与消化液充分地混和,并与肠壁作紧密接触,缓缓地前行。就这样,食糜边消化边吸收,最后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的盲肠内。回盲瓣平时是关闭的,只有当其括约肌松弛时才打开,内容物方可进入盲肠,每次大约进入4毫升。回盲瓣一方面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从而延长在回肠内的时间,有益于充分地吸收其中的营养,以免浪费;另一方面回盲瓣具有活瓣作用,可阻止大肠中含有大量细菌的内容物向回肠倒流。
大肠内容物又臭又脏,却是体内微生物的大乐园
大肠是从盲肠到肛门之间的粗大的肠管,全长1.5米。大肠围绕在小肠周围,形成一个围墙样结构。
《黄帝内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中医认为大肠之功能为传化糟粕,主津即吸收水与电解质。大肠也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能保护大肠黏膜和润滑粪便,不致过于结燥。
有趣的是,大肠里是一个微生物的大乐园。据研究报道,胃肠道各部位的微生物数大不相同,整个胃内细菌极少,因胃酸杀菌力极强,故每克内容物中菌落计数低于1000,而小肠内的菌量从每毫升内容物的10000个逐渐增加,在回盲部达到百万至千万个。而大肠内是一个密集的微生态系统,通常存在几百种细菌,每克内容物含有菌量达到千亿至万亿个之多。
微生态专家指出,结肠内的有些细菌,有益人体健康,称为益生菌;有些则是有害的,这些有害的致病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而引起腹泻,损伤肠道粘膜,激发肿瘤发生等。而且毒素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还可使人早衰、产生老年斑,引起口臭等。
结肠内多数细菌为益生菌,目前已明确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益生菌类。双歧杆菌能增强免疫,既防腹泻又能消除便秘,并对多种皮肤病和肝病有明显改善作用。
乳酸杆菌很早就被认为有调节胃肠作用,是治疗腹泻的有效辅助剂,而且又能改善大便性质,能抑制肠内腐败物产生,防御消化道感染,提高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因此,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及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保持大肠内微生态平衡十分重要。这对小儿与老人的健康更显得特别重要。
集团蠕动引起排便反射,粪便干结、滞留过久发生便秘
大肠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远不如胃与小肠,显得比较迟缓,这些特点有利于粪便在大肠内暂时储存。
大肠的运动平时有袋状往返运动,对其内容物有缓慢的搓揉作用,不能向前推进,只能原地“踏步”。这有助于促进水分吸收。
大肠还有种快而行程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起始于横结肠。可将其内容物一下子推到乙状结肠乃至直肠。这种反射活动多发生在餐后。
正常人的直肠内是没有粪便的。而且肛门内、外括约肌平时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关得紧紧的,只有当排便时才松弛打开,否则就会大便失禁。
当大肠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扩张的刺激立刻兴奋了直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上传至脊髓的排便中枢,并上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便意”。如条件不允许,成人立即可对便意进行意识控制,同时加紧肛门内外扩约肌的收缩,可使大便不致像小孩那样失控。但是如果常常有意识地制止便意与排便,就会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的敏感性降低,加之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干硬,就会引起排便困难,甚至发生便秘。
大便是胃肠健康的重要指标
请你每次排便后,认真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分析对照以下指标,将有益你的健康。
●健康人的大便
应当是每天有1~2次大便。
大便呈黄褐色(解出后,在空气中颜色自然渐渐加深)。
大便呈圆条状半固体,滑爽无黏腻。
大便有臭味,但无恶臭味。
大便量可多可少,与进食量、纤维量多寡有关。
●如大便色红
如果大便呈鲜红或暗红色,有血附于大便表面或在排便前后滴出,可能是大肠下部直肠或肛门患有疾病。一般来说,出血部位越高,则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则便血的颜色越鲜红,甚至表现为鲜血。
可疑疾病
痔疮、肛裂:排便时有鲜红色血涌出,量少,不与粪便混合,肛门剧痛。
直肠癌:老年人伴腥臭味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腹泻便秘交替发生。
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伴发热、不洁饮食史、里急后重、脓血便、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伴柏油样暗红色血便、有消化道溃疡病史。
●如大便色黑
大便呈油墨色:可能服用药物,如含铋的止泻药,含铁的补血药及一些中药等,但隐血试验为阴性。或食用了动物肝脏或动物血。
大便呈茶色:可能是由于食用肉类过多引起的,这是由肠道内的细菌作用于肉中富含的铁元素所致。
大便呈柏油色:如果大便呈深褐色或色黑如柏油色,可能为上消化道出血。深褐色的大便,表明出血量不大;色黑表明出血量较大;如果粪便呈紫红柏油状,可能出血量大而急,应速去医院诊治。
●如大便色白
大便呈银灰色:可能是服用了含铝的抗酸剂。
大便呈白陶土色:如果大便呈很淡很淡的黄色,犹如白陶土色,且伴有巩膜、皮肤发黄,可能是患了胆管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胆石症、黄疸型肝炎早期。
大便性状提供的信号
1、黏性大便
如果大便中有大量黏液,并且经常粘在马桶上,不易冲净,可能由三种情况引起:
其一,可能是肠炎,如果黏液与大便相混合,说明小肠有炎症;如果黏液附着于大便表面,说明大肠有炎症。
其二,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其三,中医认为体内的“湿”太重。
2、细条大便
如果是细长条状大便,可能是结肠中有废物堆积,需要及时清理。
如果大便形状扁细,说明直肠狭窄,可能是直肠或肛门附近有赘生物,小心直肠息肉或直肠癌,应请医生诊治。
3、油腻大便
如果是油脂便,则是在提示脂肪消化不良,可能是胰腺病变、肝功能障碍或肠功能紊乱,或是消化吸收不良。
4、羊粪型大便
如果大便呈颗粒状,可能是摄入的蔬菜、水果过少或饮水不足,也可能是老年人津液枯少,肠道失去黏液濡润所致。
大便气味提供的信号
1、大便无明显臭味
说明膳食均衡,肠道健康。大便的主要成分为食物纤维。
2、大便味臭
一般臭味:如果大便有难闻的臭味,多是由于食肉太多,或是食过多大蒜、大葱、洋葱等,或是胃肠道中的有害菌增多。
酸臭味:可能是由于对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导致肠内异常发酵。
恶臭:患有慢性肠炎、结肠或直肠溃烂等消化系统疾病,会产生恶臭的气味。
血腥臭:可能患有阿米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