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文人爱鱼

作者:陈 雄




  一般说来,事物的别名越多,越能代表人们对它的喜欢。鱼有很多别名,古人还把它叫做“冰鳞”、“修鳞”、“银刀”、“ 丁头”、“水梭花”等等。
  自古文人爱吃鱼,因此他们发明了成语“脍炙人口”,这里的“脍”就是指生鱼片或生鱼丝。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了当时制作鱼脍的特技,高手制成的鱼片如薄纱随风起舞,放到现在绝对是上电视的材料。
  最早制成脍的鱼的品种,据说是鲤鱼。春秋时代,至少在鲁国这个地方,鱼比较珍贵,所以送鱼十分时尚。孔子喜得贵子,一国之君鲁昭公送给他鲤鱼一尾,孔子不敢怠慢,顺水推舟给儿子起名为“孔鲤”,这还不够,并字“伯鱼”。在古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孔子的意思是还候生个“仲鱼”出来,可惜历史上一直未见“仲鱼”之名,因此大胆推测,孔子只有一个儿子。
  到了“亚圣”孟子,他进一步抬高鱼的地位,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将鱼与稀有珍贵的熊掌放在一起,叫人难以取舍,给后人出了一道著名的选择题。
  庄子喜欢用鱼来说事,他没粮食了,向河监侯借粮食,河监侯搪塞他,庄子就编了个“涸辙之鱼”的故事揶揄他。《逍遥游》里面,开头就是“北海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笔下的鲲,充满奇幻色彩,大气而洒脱,令其后无数文人向往,如能在纷扰尘世做一尾这样的鱼,虽然还不能达到庄子界定的逍遥之境界,但也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庄子之后,擅长用鱼来说事的当推唐朝诗人孟浩然了。张九龄从宰相之位被贬到荆州为官,欣赏孟浩然的才气,把他请到荆州,给他小官做。从未尝过做官滋味的孟浩然受宠若惊,写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鱼寄意,表达对张丞相的感激之情:“……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就算是他拍张丞相的马屁,也拍得天衣无缝。
  只可惜,孟浩然写此诗已经48岁了,而诗人只活了52岁,而且还是死在吃鱼这件事上。那时孟浩然背上生了毒疮,医生叮嘱他不能吃鱼,好友王昌龄一来,孟浩然就把医生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他和王昌龄拼了不少酒,又吃了不少鱼,结果毒疮发作,一命呜呼。
  孟浩然终其一生,做个小官还感恩戴德,和韩愈真不能比了,韩愈的官做得大,他为自己穿上紫服、垂挂金鱼袋兴奋不已。因为在唐代,在玉带上悬金鱼饰物的只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他在《示儿》一诗中夸耀他家里高朋满座:“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真是“谈笑尽高官,往来无平民”。他的不知“官高卑”,显然有些“此地无银”的矫情,还不如孟浩然来得坦率。
  后来韩愈贬至潮州,见到怪里怪气的章鱼时,却被吓了一跳。他写的《南食诗》,其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卸魑魅,自宜味南烹。”韩愈斗胆拿起筷子,只觉一股腥臊之味迎面扑来,吃得满脸只流冷汗。
  章鱼是否好吃,没有定论,倒是河豚,受到文人的普遍向往,不过河豚味虽鲜美,肝脏及卵有剧毒,烹杀处理不当,食后会要人的命。据说,一只河豚肝脏的毒量足以使30多个成年人丧命。于是在生命与美味的取舍之间,文人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食与不食”的态度可以窥见些许个性。
  宋朝诗人梅尧臣,是位“爱惜生命派”。在一次酒宴上,有人绘声绘色向范仲淹描述河豚如何味美,如何值得一吃,鼓动得范仲淹垂涎欲滴食指大动。这时候梅尧臣写了一首《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把河豚形容为超级毒药,苦心规劝范仲淹,不要以身试毒,才使他打消吃河豚的念头,这首诗写得入情入理,也为他赢得了“梅河豚”的美名。
  苏轼也知道河豚肝脏极毒,他甚至夸张地说其毒可以将树弄枯,但是性格浪漫豪放的他照吃河豚不误,是典型的“拼死吃河豚”派。他认为荔枝的美味惟有河豚可比,还为河豚打出流传千古的“广告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而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人谨小慎微,此种性格投射到饮食上,就是对河豚“畏而远之”,他曾经记载过吴人丁某食河豚而死的惨剧,并以此告诫世人:“此品决不可食。倘遇它氏宴会馔此,亦必禁谢。”
  到了现代,能数出吃河豚的文人有鲁迅。他说,生长在敢于吃河豚的地方的人应该不拘泥。早年他留学日本,曾上过河豚餐馆,他的一首《无题》诗可以为证:“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厄酒食河豚。”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当年吃河豚时的心情并不好。
  在文人的观念中,鱼与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哪怕是不好的联想,像周作人不喜欢突着眼睛、有一团肥红身体的金鱼,也会想到用它来形容女人,而且极为传神,说每次看到鱼在水中笨拙地游动时,总会想到中国的新嫁娘,穿一身红袄红裤,扎着裤腿,“拐着一对小脚伶俜地走路”。
  而那些美好的联想,不由让人想到古话:食色性也。专栏作家沈宏非的《写食主义》里,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那天晚上,我们吃了榄角蒸鲮鱼,皆水乡土产。亲切,熟悉,犹如邻家女孩。”由吃鱼想到邻家女孩,也算是“秀色可餐”的另外一种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