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怎样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作者:王有国
至危及生命。如果化验大便或进行细菌培养,很容易找到痢疾杆菌。
防治措施
(1)隔离病人 确诊菌痢或带菌者均应及时隔离治疗。对病人用过的餐具进行煮沸消毒,一般煮15分钟以上:病人粪便可在容器内加入粪便量1/5的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放置1-2小时才可倒入粪池中。病人被褥和衣服要在阳光下暴晒,这样可控制感染。隔离到症状消失,停药后经大便2次培养阴性为止。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孩子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教育孩子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3)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一定要煮沸后再吃,夏天不吃剩奶。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了再吃,把好“病从口入”关。
(4)大力消灭苍蝇和其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
(5)疫苗应用 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成功双价痢疾活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准生产的细菌性痢疾基因工程疫苗。口服痢疾疫苗使用方便,不需专人操作,只要按使用说明书服用即可。它不但可以预防国内流行的福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的感染,对其它型的痢疾杆菌感染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而且临床试验证明,对慢性腹泻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能用加热的口服缓冲液或热开水服用,启开或加入缓冲液后,应在15分钟内服用。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不全者,严重胃肠道疾患者。急性传染病人,发热者,心、肝、肾疾患者忌服。
3.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炎
沙门氏菌有几千种,常见的感染类型有:①伤寒与副伤寒;②食物中毒型;③败血症型。
(1)伤寒和副伤寒 沙门氏菌可从小肠侵入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到达全身器官,引起持续高热、乏力、全身酸痛、肝脾肿大。肠壁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造成肠出血或肠穿孔。粪便中不断排菌,病程数周。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型 病菌可经污水或食物感染后4-24小时发生胃肠炎,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病人1周内痊愈,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死亡。
(3)沙门氏菌败血症型 沙门氏菌可以从消化道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有发热、出汗、面色苍白等中毒症状。治疗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防治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妥善处理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保护水源,禁止使用病畜病禽。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加强食物加工管理,不喝生水。肉、禽、乳、蛋类的处理、加工、贮存均应严防污染,食用时应煮熟煮透。生熟分开,腹泻病人不应接触熟食。
4.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是临床上相当常见且重要的菌株,它是肠内正常菌种但亦可侵入人体各组织而造成相当多样化的感染,如:急性肠胃炎、泌尿道感染、脑膜炎、肺炎等。大肠杆菌又分许多不同菌株,其致病性亦不同。其中,O157:H7于日本造成严重大流行后,才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早在1982年,美国发生一起由未煮熟牛肉汉堡引起相当严重的急性出血性肠胃炎大流行,事后经微生物学家追踪,发现是由一种少见的细菌所造成,并命名为大肠杆菌O157:H7。此后,许多国家亦陆续发生由此菌株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大流行。据1999年的评估,美国当年发生73000例感染,并造成61人死亡。去年(2007年)美国又发生“毒菠菜”事件,肆虐近半个美国,导致近200人中毒,数人死亡。其罪魁祸首也是大肠杆菌O157:H7。最后找到源头毒菌是通过牛的粪便流入菠菜地,造成菠菜被污染。自然界里,牛是此菌的主要带原者,所以大流行都和牛制品相关,包括:消毒不完全的牛奶、未煮熟的牛肉、受此类食物污染的器械等。
防治措施
(1)坚持熟食 此疾病大多为吃
生食或生食物引起,食用未完全煎熟的受污染汉堡包肉饼、吃未炒熟菜、饮用生牛奶、喝不洁净的水等均可导致感染。其实。O157:H7大肠杆菌在71℃水中,15秒内即可被杀死。所以吃熟食,喝开水,即可避免感染。
(2)防止接触感染 家庭和幼儿园的人和人之间接触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在准备食物或进食前要洗手,以避免感染O157:H7大肠杆菌。对于处理新鲜蔬菜的刀具、案板、菜筐等也应以开水冲洗消毒,处理者更要注意严格清洗消毒双手。
三、严防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传播的传染病,包括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汶川地震后正值虫媒泛滥季节。临时帐篷、住房内,缺少防蚊、蝇、蛉等设施,虱、蚤、螨等虫害泛滥,极易引起流行,以往就有这样的教训。
防震棚发生“窝子病”
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之后,周围许多地区人们都躲进简易防震棚里居住。有一天有人报告,一家三口病倒3-4天了。他们几乎同时发病,突然畏寒发热,全身滚烫,体温达39℃-40℃,发热时还伴有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有的还鼻出血。医疗队医生赶到检查病人,体温都在38.5℃以上,面色潮红如醉汉,颈部、胸部皮肤也发红;还发现有出血斑点。一量血压都偏低,几乎进入休克状态。医护人员赶紧组织抢救,并搜集血尿标本及窝棚环境饮食检查,在他们的食品中找到了不少鼠粪。最后确定为“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并经鼠类传播的传染病。近年,我国每年报告发病1-2万例,死亡200-300人。这种病毒就寄宿在野鼠、田鼠或家鼠体内,老鼠就是宿主和传染源。鼠体内的病毒可随鼠尿、粪和唾液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和食物,这些食物被人食入,或吸入带毒尘埃或通过伤口侵入;另外,鼠身上寄生的螨虫叮咬了人,也会导致感染。地震、水灾之后,野鼠巢穴食物被毁,便向人群靠近,与灾民争夺食物,同时留下带病毒的粪尿等。故出血热得以传播蔓延。
如何识别出血热
识别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根据其临床表现:高热伴三痛、三红、出血、休克、肾功衰竭等,因此,诊断并不难。
高热——为首发症状,起病急。畏寒后体温升至39度以上,上下波动3-7天,病人嗜睡、烦躁、谵语、神志恍惚,呈重危病容。
三痛——病人自述剧烈头痛,眼眶痛和腰痛,有时也会全身痛。
三红——因皮肤粘膜充血,致颜面、结膜、颈胸皮肤潮红,似醉酒面容,或称“醉汉貌”。
出血——咽颊、软颚、结膜以及腋下胸背皮肤常见点片状出血斑,时有鼻衄或肠道出血,故得“出血热”其名。
休克——病人可在高热2-3天内或在高热末期。或热退以后,出现血压下降,脉细弱、发绀、肢体厥冷,如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多器官衰竭。
肾功衰竭——先表现少尿,正常人每天排尿1500毫升左右,出血热肾损害时,24小时尿量少于500毫升,甚至只有几十毫升。体内有毒物质不能经尿排除,便会出现尿毒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人可于此期死亡,经抢救可通过多尿期逐渐恢复。
如何预防出血热
(1)灾后治理污染 特别要注意防灾帐篷或简易住房防鼠偷食污染。食物要保存好,防鼠啃及其排泄物污染,食用前要严格清洗处理。
(2)灭鼠 要全社区联合行动,动用一切灭鼠器具和药物,务求使鼠密度下降;在特异性疫苗尚未普遍应用之前,灭鼠是关键;平时应坚持长期灭鼠,发病高峰期前1-2个月要突击灭鼠,
(3)注意个人防护 暂居简易棚或野外露宿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防螨叮咬,不在草堆上坐卧,避免接触鼠、螨及其排泄物。如发现可疑出血热病人应早送传染病院诊治。切勿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4)疫苗预防 当前,国内外研制成功的疫苗主要有两类,即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纯化鼠脑疫苗,我国研制的这两种类型的疫苗均已获准试生产。疫苗接种程序为,第1天和第14天接种两针,1年后第1月前10天内完成加强免疫。保护作用均可达90%以上。
编辑 祝 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