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激情与理智的对话
作者:田建民 刘志琴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流动的火,是熔化的珊瑚么?
中间有些绿白,像珊瑚的心,浑身通红,像珊瑚的肉,外层带着黑,是珊瑚焦了。
好是好呵,可惜拿了要烫手。
遇着说不出的冷,火便结了冰了。
中间有些绿白,像珊瑚的心,浑身通红,像珊瑚的肉,外层着黑,也还是珊瑚焦了。
好是好呵,可惜拿了便要火烫一般的冰手。
火,火的冰,人们没奈何他,他自己也苦么?
唉,火的冰。
唉,唉,火的冰的人!
把《火的冰》和《死火》联系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死火》这篇散文诗的艺术构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都是息息变化,永无定型的,想要看清它们是不容易的。在《火的冰》中,作者由火焰形如珊瑚而想到了火焰冰结为“死火”这一奇异的意象,并由这一奇异的意象想到了自己的热烈的激情被压抑和冷落而消沉,就如烈火受冷结为冰冻的“死火”一样成了“火的冰的人”。到《死火》时,作者进一步发展了“死火”的意象,写出了“死火”形成的环境和原因,并加上了一段“我”与“死火”的对话,更加形象、更加完整地表现了作者五四前后思想的起伏变化及理智和激情感染互动的历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死火》是以意象象征的诗意化方法表现的作者的一场激情与理智的对话,是以形象化的方式描绘了作者从充满热烈的改造社会的青春激情到陷入苦闷沉默到再次燃起激情重新投入战斗的一段特殊的思想变化历程。
① 《野草·题辞》。② 章衣萍《古庙杂谈·五》,载《京报副刊》1925年3月31日。③ 杜子劲《鲁迅先生的(野草)》。引自孙玉石《(野草)研究》315页。④ 孙玉石《{野草)研究》73页。⑤ 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载1940年10月20日《野草》月刊。⑥鲁迅《呐喊·自序》。⑦⑧ 鲁迅《自选集·自序》。
附:
死 火
鲁 迅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 “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新烧起,我不久就须死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