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争奇斗妍,各出机杼

作者:张中成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古风(其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王饮酒
  □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六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
  
  文学艺术创作的创新在当下的环境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判断作品的创新程度关键看作品是否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是否烙上了独特的个性品质,并为广大的读者所喜爱——而不是为一类人、一群人所喜爱。如果是肯定的回答,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作品就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一般来说,作家的创新表现在不同作家对不同题材的不同处理上,也表现在不同作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上。李白、李贺是唐代不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同是描写秦始皇的诗篇,李白的《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与李贺的《秦王饮酒》,写法不同,但各出机杼,各呈异彩,成为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的名作。
  先看李白的《古风》(其三)。诗歌前半部分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巩固天下的历史功绩。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愿望和要求,使国家由战国纷争的割据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太平,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历史功绩彪炳千古。所以诗人开篇即满怀激情地讴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统一局面,诗人接着叙述了秦始皇的“大略”:始皇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二十六年尽收天下之兵器,铸成金人(铜像)十二,存于宫内;一是刻石纪功(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彰显天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邪,“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肯定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定法律以及中央集权等措施;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批判了六国诸侯企图复辟叛乱的行为,从舆论上防止了六国贵族的反抗,维护了天下统一。于是“函谷正东开”,天下才真正归于一统。诗歌中诗人用“虎视”形容秦王,表现他目光如电,气势如虎的王气;又通过他挥动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的动作,刻画了秦始皇神采飞扬、大义凛然的霸气。
  而《古风》的后半部分,从诗歌的章法上讲明显由“起”和“承”进入“转”和“合”。李白根据历史记载,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对秦始皇修筑陵墓、采药求仙等荒唐行为进行了批判和讽刺。秦始皇动用七十万人在骊山修墓、置铜棺,派遣方士徐芾入海求仙、架弩射鱼,《史记·秦始皇本纪》都有记载。在写法上,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秦王种种行为,揭示其自私、愚昧的内心世界。他劳民伤财,挥霍民脂民膏修建陵墓,这还不够,“尚采不死药”,借之托长生。所谓“神仙”之说,本来就是荒诞不经之谈,哪里能采到成仙不死之药呢?但“茫然使心哀”之后,秦始皇并没有就此罢休,又派了海船连弩射鲸,被方士接二连三地欺骗,却始终执迷不悟。最后,诗人用“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来“合”修陵墓、求长生之事,笔力雄劲简洁,寓意深邃冷隽,从对秦始皇故事的叙述中,回到诗人创作的当下现实中来,讽刺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结尾虽说只有两句十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
  李白是一个久享盛名的诗人,面对这样一个诗歌圣手,后来者李贺没有却步。没有却步,在于没有模仿因袭,而是意匠经营,独辟蹊径,独出机杼,把相同的题材作了不同的处理,使《秦王饮酒》同样取得了成功,秘诀就在于创新。
  《秦王饮酒》的前四句,正面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这四句诗,同李白诗的前四句内容相同,但写法上却独具特色。李贺把李白诗的前两句压缩成了一句,写秦王能威服猛虎:在秦王面前,猛虎由威镇山林的兽中王,变成了坐下骑,它服从秦王的指令,驮着他巡游八极,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这样的描写使秦王形象披上了一层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剑光照空天自碧”,突出了秦王统一中国时的无比威力,仿佛他连剑都不用挥动,只要剑光一照,天空就会呈现一派碧色,立即实现天下统一。正如《庄子·说剑》所云:“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真是所向无敌,何等轻而易举!“劫灰飞尽古今平”比“诸侯尽西来”更具有夸张意味,更强调了秦王统一中国的深远意义。佛教认为,经过一次大水、大风、大火毁掉一切之后,重新建立世界,叫一劫。劫灰,指劫火的余灰。灾难已经过去,分裂割据的中国,变成了统一太平的天下,七个字蕴涵着强烈的赞颂之情。
  让人更为惊叹的是,李贺把秦王统一中国这个历史过程,用“羲和敲日玻璃声”来表现。羲和驾驭六龙为日御车的神话,很多古典作品中用过。屈原《离骚》有句:“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李贺深受楚辞影响,但在羲和驾日这个典故的运用上,他却有自己的创造。屈原为了“吾将上下而求索”,惟恐“日忽忽其将暮”,所以希望日车不进。李贺则让羲和催日快行,以表现秦王统一中国时风卷残云般的气势,与“剑光照空天自碧”上下呼应,把时间流逝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过程,通过神话传说的运用,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有形有声,具体生动。李贺不满足于“羲和弭节”、“六龙回日”(李白《蜀道难》)一类从驾车着眼的想象,在李贺看来,日,圆如明镜,亮似玻璃,是一个不仅可见,而且可触可摸的实体。为了突出太阳的这个特点,李贺用“弹”字:“弹乌崦嵫竹,抶马蟠桃鞭”(《相劝酒》),用“磓”字:“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官街鼓》),这里又用了“敲”字。日既可弹可敲,自然会有声响,于是,在日亮如玻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想象出“羲和敲日玻璃声”来,真是独出心裁,化熟为奇,可谓石破天惊,想象丰富,奇特之极,充分体现了李贺诗歌词藻丰富且创造性极强,不守常格、不蹈故习的特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说明李贺诗歌这一特点时,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之一即“羲和敲日玻璃声”句,云“因羲和驭日而生‘敲日’,因‘敲日’而生‘玻璃声’”。
  李贺诗歌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星不能漂,但既云天“河”,天河中的星星就被诗人想象为漂浮在水面上了;云本无声,而流云似水,诗人又进一步想象为声,而且是模仿水的声响。再如《罗浮山人与葛篇》:“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诗人首先把葛布的明净比喻为湘水,又进一步想象在明净的湘水中云影倒映,所以不说剪葛,而说剪湘水,而且是剪倒映在湘水中“天”。这种奇妙的想象真让人拍案叫绝。
  开头四句写得峭拔飞动,如铁勒石刻一般。自“龙头泻酒邀酒星”以下,写秦王纵情歌舞宴饮的场面。通过这种升平场面的描写,歌颂太平盛世的欢乐,烘托秦王英武豪爽的形象。
  先用四名诗写丝竹并陈的饮宴场面。柄似龙头的酒勺,为人们倾注着美酒,一个“泻”字,写出了酒流如注的样子,让人想见宴会上那胸胆开张的情形。“邀”字又写出了主人的殷勤,频频举杯,痛快淋漓。写音乐只用了两句,前一句写弦乐,后一句写管乐,在写法上又互不相同。写琵琶是以声拟声,直接描绘出“枨枨”声响;写笙却用了一个比喻:其声如洒落在洞庭湖面的细密雨线。把音乐这种听觉形象写得有形有声,视觉与听觉通感。在古代作品里,以自然现象比喻音乐的很多,比如唐人李颀《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进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用雨声比喻音乐并不新奇,但说“洞庭雨脚”却非同寻常。这不是一般的雨,而是洞庭湖那洪波浩荡、横无际涯的水面上,飘洒着的细密雨脚。这就写出了音乐独特的意境,体现了李贺化平淡为奇崛的特点,使诗句顿生光彩。下面四句,“酒酣喝月”的描写极其雄概,豪兴未尽,不准天晓,秦王不仅可以号令人间世界,而且足以左右日月星辰,与开头“骑虎游八极”“剑光照天碧”的描写前后辉映,使秦王形象的塑造更为丰满。下面,在饮宴场面之间突然插入“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六更”,照应“酒酣”二字,不知不觉天已向晓,只见银云重叠,宫殿辉明。然后才又接下去,写宴会上歌舞杂进的场面。这两句宕出饮宴之外的描写,犹如为被浓郁酒香笼罩下的宴会,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显得格外奇警,体现了李贺“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旧唐书》)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