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作者:孙 茜




  [摘要]民族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龙头。本文概述了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促进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1-0005-03
  
  民族高等教育是指以各类少数民族成员为对象,采用正规或非正规的方式而实施的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高等专业教育,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各类普通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在各种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机构所进行的有关民族文化的高层次传授与研修活动[1]。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有机而又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是培育少数民族干部进而转为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高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对象上具有特殊性,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这些人才熟悉民族地区情况,愿意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做出努力,这是普通高等教育无法取代的。另外,民族高等教育致力于研究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宗教、医学等,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这也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取代的。此外,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为民族基础教育领域双语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接轨。
  
  1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相应的教育发展进程也相对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首先,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类型逐步多样化。如西北民族大学构建了少数民族预科、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办学模式,现拥有11个学科门类的48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在校生12000 多人,基本上形成了学科覆盖面较广,专业结构较为合理,能够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又如青海民族学院现有20个教学部、研究系部,22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及高职专业,8个硕士学位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涉及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六大学科。其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民族特色也更加鲜明。如合作师范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已设有汉语、藏语、数学、经济、体育、计算机科学、艺术、外语、自然科学、教育技术等24个师范类专业,两个非师范类专业,师范类专业中的藏汉双语理科专业为全国民族院校所独有;成人教育已设有13个自学本科专业,9个函授专科专业。另外,民族高等院校的科研实力增强。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设有金融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所、西北伊斯兰民族文学研究所、电子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其中专职研究所3个。还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九五”以来,西北民族大学承担重点科研项目 150 多项,其中有国家“863”计划两个,出版专著300余部,发表论文6000余篇,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40余项。
  
  2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同人才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决
  西北地区经济文化教育较之中东部地区相对落后,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条件差,其教育质量远远比不上非民族地区。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高等院校大都是经过享受降分、特殊照顾等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而被录取的,因此生源质量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无疑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低进高出”的状况,对于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的民族院校毕业生来说是与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相矛盾的。民族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进而会影响到民族高校的声誉,从而使得这种差距矛盾不断扩大,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
  
  2.2教师素质整体不高,且高水平人才流失严重
  西北民族高等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继续发展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的关键。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素质不高,而且教师待遇偏低,这就对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得一些学科骨干及高水平人才“孔雀东南飞”,这使得本来就发展不健全的民族高校教师队伍雪上加霜。据统计,到2000年,西北地区的青、甘、宁、新四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30%以上,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却只有约10万多人左右,仅占四省区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0.2%,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0.3%,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
  
  2.3民族地区资金筹措渠道狭窄,办学条件差,给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造成了困难
  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制约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办学条件落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目前民族高等院校对于民族地区的服务基本上仍属于义务性质,难以从接受服务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那里得到回报,西北民族地区还属于相对贫苦落后地区,政府也没有能力给予补偿;另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大部分家庭因经济贫困,还无力承担起“自费上学”的负担。因此,依靠单一的国家拨款的渠道对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难免力不从心,况且在扣除少数民族学生的各项助学金后,办学经费所剩无几,这使得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陷入被动局面。
  
  3 促进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3.1抓住西部大开发良好契机,扩大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办学规模
  从宏观结构上看,西北民族高等教育规模偏小,办学条件较差,就业人数及高层次人才比例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其办学观念、模式以及教育质量和数量都不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2]。西部大开发也是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制约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高级人才的普遍缺乏。据统计,2000年从业人员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东部地区为6.0%,西部地区平均数为3.05%,西北民族地区更低,宁夏为4.9%,青海为4.2%,甘肃仅为2.4%[3]。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扩大民族院校招生、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是使民族高等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应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布局出发,调整西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布局,使之更趋于合理,并在设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方面对西北民族高等院校给予倾斜。
  
  3.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民族高等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枢纽和龙头,是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针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特点,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西北民族地区培养周期短、见效快的应用型人才,使教育与区域民族经济走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单一的精英型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由于偏重学科理论体系,思辨性突出,而应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对提高民族地区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极为不利,所以需要有实用型、普及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加以补充和完善。
  
  3.3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多样化办学形式
  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有三种类型:即以“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学院;招收少数民族比例较大,主要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内地普通高等学校中设立的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班和民族培训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中央民族大学45年里共培训5万多名各类毕业生,其中部级以上干部有60多人,地州盟级干部达500多人,县旗级干部8000多人[4]。根据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围绕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建立民族学院、高校民族班、预科班等多种教学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长短期结合的教育形式,加强民族干部的在职培训,为少数民族创造最佳的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西北师范大学与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借助于普通高师院校的诸多优势,发挥民族师资培训的最大效益,从而把“民族性”与“师范性”在教育、教学中融为一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