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论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由来
作者:刘智运
2学习理念、学习模式的历史演进
学习理念、学习模式、学习方式等都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反映,都具有时代特征。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的目的、内容也不同,相应地它的学习理念、学习模式、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同时,也形成了相适应的学习理念、学习模式、学习方式。
2.1农业社会与接受性学习
在漫长的古代农业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类的物质生活处于简单粗糙的状态,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十分贫乏。这个时代的教育,通过保存和延续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习俗,更多地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强调了对于维护社会的生存、稳定社会秩序的愿望和认识。由于手脑分工导致阶级分化,产生了垄断教育的统治者和大多数“无知”的被统治者。因此,古代农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少数统治人才。与这个目的相适应,其教育 的内容是以不容怀疑的“真理”或权威的面目出现的,因此其教育形式只能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获得和掌握。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接受性学习。
2.2工业社会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力突飞猛进。由启蒙思想家掀起的科学和民主的浪潮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禁锢,也席卷了教育领域。近代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教育的目的上,“开发民智”取代了对少数统治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以探索自然奥秘为宗旨的“知识—技术”文化取代了意在稳固社会秩序的“价值—规范”文化,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的内容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对这些知识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已不适应学习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这样,在近代、现代工业社会中、学校教育逐渐形成了以教师讲授结合提问、讨论、练习为特征的各种教学形式。这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与“接受学习”相比,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强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3信息社会与研究性学习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信息社会的学习者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掌握信息呢?现在有如下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学习。这条思路的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剧增的时代,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曾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学习的革命》一书,可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效果不佳;另一条思路就是研究性学习。这条思路的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所谓高效的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高效的学习所追求的,首先是掌握知识的量而不是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时代注重单位时间效率的观念。然而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知识剧增使得人们在数量上进行追逐已不可能;以今天知识产生的传播的速度而言,即使是“终生教育”,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或信息多了不等于就是有用,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利用这些信息。
“知识就是力量”、“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是几百年来人们一直信奉和遵循的教育理想与实践指南。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这种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逐渐暴露了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导致我们的教学和评价体系,逐渐演变为一种以“智育至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当然,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研究性学习与高效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更符合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
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我国教育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有代表性的提法有:“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8]。“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的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活动”[9]。尽管在概念的叙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指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不同,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
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指出:“研究”系指“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而“探”含有“试图发现”之意。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或称之为创新性学习),不是一种特定的学习方式或学习活动,是指在学习(不论是通过书本、课堂还是亲自实践)过程中,以创新学习观为指导,有创造性思维参与,表现在对知识不是海绵式的一概吸收,而是通过判断决定取舍的;对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而是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探讨新方法、新视角和新的结论;学习过程主要的不是记忆的过程,而是参与发现、创造的过程,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习中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而不仅仅是结论,这样的学习,其着眼点不仅仅是继承,也包含创造;学习过程中,有个体的学习,也会有合作学习。简言之,不论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实践、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最后解决问题,还是先学习,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最后解决问题,凡是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有研究的成分,就是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由于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研究成分在质与量上均会有差异,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水平会有层级之分。
目前,就笔者所见到的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论文、书籍和网站,研究性学习是与课程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性课程是我国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的实践中提出来的,它区别于学生自发性的研究性学习。是由国家规定、学校自主开发、有组织有计划加以实施的一门课程。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研究性课程的基本学习方式。这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同是一个教学过程,从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的教)与学的两个不同的视角提出来的不同名称。这一教学过程既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有别于学生以往学习的过程,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学生的需要、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置于核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手段,在学习内容上依据所研究问题加以选择,在学习方式上依据个人的特点而定,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最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把学习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这一学习模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了更有利于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时空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在本文中,为与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加以区别,将以课程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称之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从其概念的内涵及实践总结可作如下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