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论翻译中词语的文化信息流失
作者:程洪珍
3归化与信息异域性或民族性的流失
归化(domesticating, adaptation)就是“入乡随俗”,即把原语文化信息本土化,用译语文化中的习惯表达方式来转换原语信息,Nida称之为“异质同构”。归化就是在译语中找“替身”(doubles),因此,也可称之为“替代”(substitute)。归化是在异化(foreignizing, alienation )或直译不能被理解或不能准确达意的情况下,使之本土化的一种“将就”读者的变通转换手段。例如,由于东西方“龙”的联想意义相冲突,“亚洲四小龙”只得转译成“Four tigers in Asia”。归化的长处在于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然而,翻译的目的不是去消除差异,而是将其显现,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译文的民族化越浓,越难体现原文的文化风貌,原文的“原汁原味”就“变汁变味”,“文化传真”成了“文化失真”,其实质是掩盖原语的文化事实,蒙骗译文读者,是翻译中的文化霸权主义行为。其危害无异于往人身上输羊血,得到的不是文化交流,而是致命的文化“凝血”。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用上帝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误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同样,英语成语(a region)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来自《圣经》。牛奶和蜂蜜是西方人熟悉的食品,这一成语如译成汉语的“鱼米之乡”,虽然意思相近,却有些不伦不类。意译成“物产富饶之地”虽避免了文化误导,却同样存在文化信息的流失。
总之,归化就是不忠实,是翻译中没有办法的办法。它舍弃了原语信息的民族性或异域性,断绝了外来的文化营养。如果把“雨后春笋”,译成to grow like mushrooms,把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译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那么,汉语言中就不会有“流鳄鱼泪”、“武装到牙齿”这样的进口语言产品,汉语就不能及时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最终将失去更新和发展的机会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对于归化译法,我国老一辈翻译家早就警告说,不要给洋人穿上长袍马褂。许钧先生曾经对《红与黑》的读者作调查,结果发现,中国读者希望读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译作,而不是经过译者刻意归化的、中国味十足的译作。
总之,由于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词语文化信息存在可译限度,信息流失是翻译实践中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翻译过程中这类信息‘损耗’就像自然界中一种形式的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必然存在能量损耗一样,是无法避免的”。
译者要正视这个现实,尽可能充分理解和把握原语深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译语优势,把信息流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必须看到,文化具有可融性和趋同性。随着各民族文化融合程度的加深,文化间的共性在增多,个性差异在减少,全球化趋势使国际通用词语不断涌现,词汇的相互借用决定翻译中词语文化信息的流失会逐渐减少。因此,对翻译中词语的文化信息流失译者不宜过于悲观。
参考文献
1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ergamon Press,1981.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7王东风. 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 外国语,199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