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作者:孙晓莹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5-0384-04
当前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与以往的最大差别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鉴于这样的情况,为了使我国的职业教育短期内发展的完备,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入大量优秀的人才,有必要向德国这样一个有办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国家来学习。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2000年德国的GDP为60646亿马克,约合25480亿美元,人均48800美元;在世界贸易中,德国居第二位,其GDP的1/3用于出口,2000年其进出口总额达24710亿马克。德国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一一被世界称为“德国经济奇迹”,这无疑又跟有一个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有密切联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保证措施是要有高水平、高起点的职业教育。只有优秀的职业教育,才能培育出优秀的职工队伍,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才能使民族经济、国家建设踏上“高速列车”,迅速腾飞富强。德国由二战战败国迅速成为西欧乃至世界的经济强国,便是明证。
1 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状况
1.1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双轨制
所谓双轨制,是指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培训相结合,也就是说接受职业培训的青年人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这样,企业与国家共同对职业教育负责。在德国,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不能进人工作岗位。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企业、政府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动手能力强的优秀职工。
这种双轨制的职业教育由联邦政府负责校外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归各州管辖。目前,将近150万人正在大约400余种得到承认的培训中接受职业培训。因职业受欢迎的程度、市场的需求不同,几乎40%的男性受培训者和55%的女性受培训者的兴趣集中于10种职业,男青年的培训热门职业是电气装配工、机械技工、汽车机械工及外留商务等,女青年则优先选择零售业营业员、理发师、护士及秘书等。被录取的青年,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和知识,一天到两天去州政府办的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和书面知识,企业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负起培养学徒的责任。而且受训者在培训期间享有培训补贴,毕业后这些学徒既可留在本企业,也可到其他企业工作。
双轨制中企业主要负责实践培训、实际操作,企业里指导学徒的人必须通过师傅资格的鉴定。培训大纲由各行业联合会和工会共同拟定并由联邦主管部长颁布。考试由经济界的工商协会、手工协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委员会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包括雇主与雇员代表及职业学校的教师。有中学毕业证的学徒,可缩短见习期半年。培训期间成绩优秀者还可再缩短半年。不过一般来说,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期限,平均为3年。
职业学校除了完成普及教育科目外,还要使青年人在课堂上比在企业中更好地和更广泛、深入地学习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完善知识框架、以便以后更好地掌握和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成绩合格方可通过结业考试。其教师都具有实际职业教育经验,大学学位等。教学辅导人员则必须通过师傅考试或持相关专业学院毕业证书并有两年以上的专业实践经验,摒弃那种只懂理论,夸夸其谈,不会操作,不注重实践的教师。
德国青年除走双轨制的职业培训外,还可通过读高级专科学校途径获得必要的技能。但无一例外地,除理论学习外还有学习培训和学徒车间培训。
1.2德国的职业教育管理
1)管理体制及经费结构。德国对各类教育实行分权管理体制,以多元化管理为特点。联邦政府不直接管教育,主要通过教育立法、确定政策原则、制定标准(教学计划与大纲)和调查研究等方面,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各州政府在教育方面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制定州法律法规、制定职教教学实训大纲、负责教育财政拨款、负责师资选定和学校发展计划、为公立和私立学校颁发执照和进行监督。由于有丰富的文化多元性教育基础,在德国,每个人根据其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得到良好的教育。
德国职教的经费结构大致为:①州政府负责本州教育工作者工资等(青年教师月工资约4000马克,中年教师约6000~7000马克,大学教授月薪达12000马克以上);②基建、大型设备等费用由学校所在地的州政府从税收中支付;③特殊、大型项目款由联邦政府立项拨付;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律免费上学;在企业实习,由业主支付给学生实习报酬。据不同条件和学生付出的劳动情况,一般每月在1200~1900马克左右;
2)教育的体制、结构分类。德国人在6~18岁间,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为4年,中级教育8~9年。
整个中级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中级教育第一阶段和中级教育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包括三类学校:①文理中学(学制9年,毕业生可直接升入传统大学,也可经半年的实习进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②实科中学(学制6年,毕业生再经2年预科,可升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③总体中学(学制5年,毕业生再经职业学校培训3年后就业)。
中级教育的第二阶段无法因学校类型来明确描述,只能用教育类型来说明,其中主要有:①文理中学高级班;②实科文理中学;③文理中学;④职业文理中学;⑤综合学校;⑥双元制教育(含初级职业教育及企业实训)。
德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类:①传统正规大学。学制规定为4年,但实际要取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则需5年半至6年时间;②专科大学(或称大专)。学制一般为3年;③职业学院。学制为3~4年。学院采用专业科技知识与职业训练实践相结合的“双元制”教学模式;
3)师资选聘和进修制度。在职业学校教授专业理论课的教师称为理论教师。其受聘必须在高等教育毕业后,参加2年的生产一线工作实践,再加上一年的师资培训,最后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后,才有任职资格,并成为国家高级公务员。负责专业技能培训和实验课的师资,称为技术教师。他们必须经过专门的实习期考试合格后,再在教师进修学院参加教学、法律等专修课考试合格后才能执教,并成为国家中级公务员。在企事业担任本企业或职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