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大学人文精神探析
作者:杜 蕾
由于受商品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在办学思想上功利主义严重,将经济尺度扩大到教育领域。这些大学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以市场需求为借口,大量开设所谓的实用课程,砍杀人文课程,错误的引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目标,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以致学生人文素质下降,道德水平滑坡,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一旦这些品质成了大学生的做人标准,就会导致大学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3.4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人文精神进行着强流侵蚀。“人文精神的低迷,恐怕有一个更深刻的背景,就是近代以来浸淫日深的价值失范。如果没有这一精神背景,决不至于因为种种条件的变迁导致今日的处境。”[4]
市场经济在带给人们实惠的同时,也可能因为缺乏规范的引导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如:开启国门走向世界,一方面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可能使一些人产生崇洋媚外、民族自卑心理。市场经济由于利益驱使,人的社会关系被异化为商品交换关系、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功利关系,由此滋生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的确立,不少高校完全以市场为指南针,过多突出应用学科,过重强调专业教育,削弱了人文课程的开发,削弱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大学人文资源的严重流失和人文精神培育的空间缺乏。
4策略与建议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弘扬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重建大学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理想环境。
4.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人文教育观念
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和关键。只有认识到位才能真正搞好人文教育,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因此,高等教育要传承文明、把握时代精神,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一位校长说:“大学教育要把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在现在化过程中的最终理念和使命。”因此,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要有发展科学文化的科学追求,更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想,为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应注重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而不是工具型人才。为此,迫切要求改变重技术、轻人文的教育观念,改变那种片面按照市场需要塑造现在大学教育的理念,把追求自由、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精神作为现在大学的精神,把人格的培养和人自身完善作为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真正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4.2强化人文教育,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强化可采取以下途径:
首先,有效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以充实人文教育内容。人文教育的落实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人文教育的落实难以实现。完善的教学体系,优化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注重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协调和统一。比如,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要目的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等等;
其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彼此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决摒弃那种简单的灌输和说教,注重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结合,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反省,在实践中真正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第一课堂是指课堂教学,它是传播人文知识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课堂主要指校园文化,它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教化、一种示范、一种熏陶,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课堂即社会大课堂。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己,也有利于把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5];
再次,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自身的人格成长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影响,其人格魅力比任何说教都更直接、更有力。因此,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谨言慎行、以身垂范、文明宽宏,既有学者之风,又有德者之度,将丰富的人文精神展现给学生,进而深深的影响学生。同时,要注重发挥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授业,而且还要传道。人文课程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自不待言,专业课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这种渗透不是要求教师把人文知识生硬的加到专业课中去,而是与专业内容融合起来,浸润在专业知识中,克服纯粹的讲述知识、教书与育人脱节的现象。
4.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靠点滴习惯的累积。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讲座具有自由听讲,无考试压力的特点,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二要通过科技节、文化节、文化沙龙、影视评论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校园是一个大熔炉,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对每一位学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养成,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塑造,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5结束语
大学是培育优秀人才的摇篮,应当通过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识渊博、心灵健康、人格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的使命神圣而崇高,大学人文精神深邃而悠远,构建、张扬大学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为进步与发展而发出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礼记大学[M].刘俊田,林松,禹克坤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J].新华文摘,2001,(12).
3杨魁森.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1994,(6).
4高瑞泉.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二[J].读书,1994,(4).
5钱玄,等注译.礼记中庸[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