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大学人文精神探析

作者:杜 蕾




  (西南大学教科所,重庆400715)
  [摘要]人文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但现实中,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普遍而严峻,究其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重建和弘扬大学人生精神势在必行。
  [关键词]人文精神,基本内涵,现状,原因,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1-0033-04
  中华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永不熄灭的是同时代人文精神的昭示,现代更是人文精神弘扬的时代。弘扬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肩负着时代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在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伟大实践中应呼唤人文精神的建构。
  
  1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重视人文精神的优良传统,早在2000多年以前,在儒家经典《大学》里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之说,这16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源泉。
  人文精神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在古代,儒家思想可能被认为是人文精神,“古代知识分子认为世界有一样至高无上的东西,那就是‘道’,‘道’坏了,天下就大乱了。”[2]现当代人文精神的主要特征是以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主旨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包括对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生活的追求,核心是社会的道德信仰体 系”[3]。这种精神是为了追求认识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从本质上来说,人文精神是指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以培养“人”为天职。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生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大学人文精神就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对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的一些高校,由于人文教育所固有的特点,加上人文教育的种种偏差,致使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进而在人格表现中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2现状分析
  
  在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其缺失主要表现为:
  
  2.1做人知识的缺失
  “君子不器”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的确,人绝不应是工具、机器。人所以是人,是因为他有修养、有情操、有理想、有追求、有品味。孔子的这句话恰恰标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人,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之所以为人,那么,金钱和科学技术对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
  通观高校的人文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许多大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和了解不多,他们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知之甚少。不少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内化基本上是通过被抽象化、概括化的书本知识得到的,或是教师强行“灌输”的教条,人文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无味的道白。
  不要以为人的知识越多、技术越高,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仅仅有科学技术、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
  
  2.2思想道德的缺失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各种消极文化观念和不良习气渗入校园,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它不仅表现为某些大学生心理上的急躁、做事无恒心,学习、工作不安分,更表现在道德观上的“虚幻主义”、“唯我主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精神空虚,不思进取。道德失范,折射到考试中便是作弊现象的泛滥。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不断见报,杀死同学,残害动物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没有对弱者的同情,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没有对和平的珍惜,更没有起码的道义感。居然有3.3%的学生对“马加爵事件”的态度是:中国人口这么多,死几个无所谓。当代大学生道德底线的缺失,的确应引起社会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3价值信仰的缺失
  改革开放使得人们关注的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传统价值观的彻底破灭和新信仰的缺失,也使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追求日渐狂热和盲目,而忽视了对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迷失。一段时间以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乃至享乐主义在大学中时有流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家庭”等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方面,很多人都没有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承担义务、乐于奉献相联系。
  随着竞争机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许多大学生都把提升自己的学历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跳板。在肯定文凭、证书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而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
  
  3原因探析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确令人憾言、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即教育本身的原因和教育之外的原因。
  
  3.1传统教育观念仍然起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虽然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有所创新,但我们潜意识里还有一种错误观念,即成功就应该是站在某领域、某行业的尖端。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但只要彼此之间能够扬长避短,都可能是成功者。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这样去思考,很多人都追逐同一个目标,结果只有少数人成功,多数人被认为是平庸。因为我们的思想和观念领错了路。
  重理轻文依旧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痼疾,几乎所有高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课轻人文类课的现象,历史、地理、美育、艺术等课程几近被赶出课堂,有的高校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同于人文课程,致使人文课程的发育严重营养不良。这就在深层制约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境界,造成了高等院校不同程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意识的衰减。这难道不是人们的陈旧观念在作怪么?
  
  3.2过分重视和强调科学技术教育
  20世纪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物质世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这种情况却给一部分人造成了错觉,他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甚至片面理解为“唯一生产力”。
  于是,大量的科学学科涌入大学,高等教育逐步成为按专业或行业部门划分的专业教育。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教育日益创新,但是社会合格人才却不见增多,原因何在?缺乏人文精神。学校教育由于升学压力,大多只重视科学教育,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的真正价值在于使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塑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素质,然而这一切却没有发掘和发挥。
  
  3.3教育功利主义的日益严重化,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培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