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论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建构
作者:刘培军
[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建构。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2-0116-04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批判性思想及‘包容性’之博大。”《礼记大学》中开篇之首就记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更不仅是职业培训的场所,而应是人文精神的养习场,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大学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理性的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它开启了人的心智,开阔了人生的境界,使人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然而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严重。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而冲破道德底线屡屡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甚至匪夷所思的新闻频频见诸于报端,如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河南籍大学生李征连杀七人事件等等,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无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深思。
1对人文、人文精神和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解读
这里所说的“人文”,最初来源于《易经贲》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989年出版的《辞海》中“人文”一词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的内容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来自《老子》中的“为道”以及《庄子》中的“知道”,是外在于人的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人文精神来自《老子》中的“为道”以及《庄子》中的“体道”,是人文知识渗透进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外化的一个人的素养[1]。而对“人文精神”主要有两种观点:有些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和追求精神,它具体表现为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精神;还有些人认为人文精神作为人类对人世探求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淀和升华,应该有其独立的丰富的内涵,它的核心应当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环境的无限关怀。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历史的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解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
“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区域或场所的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是价值观的层次,人应该追求一种好的、善的、向上的价值观;第二是知识层面,增加人文修养的训练,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重修为;第三是礼仪的层面,待人接物、谈吐举止都得有一套符合和谐社会的礼仪规范。这三个层面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
2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2.1学校人文教育失落,学生人文精神状况不佳
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陷入了困境,这是世界性的现象。美国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在《美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研讨报告》中指出[2],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不少大学生对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设课门类越来越少,学生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获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其实,这种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早在我国就存在,有一句流行的话语可以说明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态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失落,导致了社会人文精神状况欠佳。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信息的爆增,思想观念迅速转变,致使人文精神受到巨大冲击,乃至逐渐消解。这是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也是目前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令世人担忧的问题。
2.2注重功利追求,忽视品格修养
不少学生专心致志,将读书学习的重心放在追求本学科的考试成绩上,忽视人的品格塑造,有的甚至为了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抄袭作弊。随着竞争机制进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许多大学生都把提升自己的学历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跳板,在肯定文凭、证书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而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一些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一些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导致了今天的高等教育缺乏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实践中一直忽视或不敢正视这种缺失。
2.3信仰危机与价值观的迷失
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最引人瞩目的是人们思想空前的解放,长期存在于人们心目当中的“无我”意识被逐渐萌发的“自我”意识所取代,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人生之路也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模式,而是具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缺失;面对众多选择,大学生们在信仰上,竟然无所适从!已有信仰体系的崩溃,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让我们的大学生正变得空前空虚与迷茫。崔建的一曲“一无所有”,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心声,“郁闷”、“空虚”、“无聊”等话语在学生中盛行,通过抽烟、醉酒、打架、怪异方式、暴力游戏等发泄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很多人没有把自己的理想与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乐于奉献相联系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款哥(富婆)、找一份好工作”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方面。
2.4道德失衡现象令人堪忧
人类社会在文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来自价值观念的挑战。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却伴随着部分大学生低下的道德情操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不考虑未来,过把瘾就死的大学日租房信息在校园广告上随处可见;金钱冲垮道德底线,女大学生陪聊现象屡见报端;某些大学生心理上的急进、狂躁、做事无恒心,学习、工作不安分,表现在道德观上的“虚幻主义”、“唯我主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人际关系淡漠,自私自利,精神空虚,不思进取,道德失衡等等。为此,在加强道德建设时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土壤,道德是庄稼,若不在土壤上下功夫,光顾庄稼,庄稼是长不好的,加强道德教育必须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为首要条件。
3 大学人文精神的建构
3.1加强课程的深度融合,构筑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重视人文教育和博雅教育
首先, 要加强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许多课程设置仍然是传统的学科、专业、方向划分方法。这一划分有利于知识的专业化分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分类越来越不适应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调整的过程中要突破学科门类简单相加的模式,逐步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紧密结合的方向转变,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使不同的学科门类的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要重视把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科研中。由于教学、科研在大学里的中心地位, 学校教师和学生最关心、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往往是教学、科研, 如果在大学里,能在师生最关心、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教学、科研中渗透人文精神,那么,利用教学、科研渗透人文精神的有效教育就可以事半功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