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探索
作者:李 娜
[关键词]建筑装饰,教学模式,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349-03
随着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1]。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高职学校也开设了建筑装饰专业,培养了不少人才。但随着全国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加大,毕业生急剧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加大[2],如何及时调整教学和培养方式,保证学生的竞争力,是十分现实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大庆石油学院建筑装饰专业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即在高职教育这个前提下,制定切合实际的专业培养目标,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专业学制短(三年),教育科研投入有限。从时间和资金两个因素考虑,高职院校目标定位更注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时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就建筑装饰专业而言,要求学生能够绘制建筑装饰效果图和施工图,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建筑装饰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出能够保证设计、施工正常运转,服务于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2学生状况分析
建筑装饰专业招收的学生均为参加当年高考的考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选择了建筑装饰专业并期望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年轻、富有朝气、勤奋好学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他们在高中是理科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较强,这为学习与建筑装饰专业相关的工科课程及计算机课程创造了条件。
由于建筑装饰专业的特点,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还必须学习相关的艺术类课程,如绘画、模型制作等。由于这些理科类学生此前没有接受过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大大增加了专业培养的难度。在制定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这一实际情况,不能照搬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应该看到这些学生报考建筑装饰专业是经过充分思考的,除了对将来就业前景的考虑,兴趣爱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们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很多学生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可以画出不错的绘画作品。他们求知欲旺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并实施合理的教学,就能够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
3教学方式方法
3.1加强专业基础,培养艺术理念
考虑到学生未接受过艺术类课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建筑装饰专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先培养学生的艺术理念,进而培养各种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开设“素描与速写”和“平面构成”课程培养学生的造型和空间表现能力;通过“水粉与水彩”和“色彩构成”课程培养色彩表现能力;通过“效果图技法”课程锻炼绘图表现能力。
为加强这些课程的基础训练效果,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了两点措施:①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平时练习表现,掌握他们现有的基础和创造力水平,进而制定阶段性的训练目标;②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建议,及时调整训练任务,使之趋于合理化。
通过对这些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艺术设计的规律和要素,触动了设计思维,获得了一定的设计能力,并能够应用于建筑装饰的设计之中。
3.2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学生主要有两方面的不足:①理科出身,思维方式与文科、艺术类学生有很大差别;②没有接受过术科训练,基础薄弱,相关的知识储备很少。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教学时必须采取不同于工科学生和纯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相关艺术类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激发创作热情。具体教学形式包括:
1)教材的选择。良好的教学始于一本合适的教材。有些课程的入门书籍内容过少不能满足整个教学过程;而专业性强的书籍内容又过于深入,学生们在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无法理解其含义。针对这种情况,对这些课程采取了自编教材的方法。自编教材侧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又适当添加了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例如通过自编的“水粉与水彩”课程教材的使用,证明了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创作对象及环境。名家名品具有代表性,是临摹的首选对象。临摹前先进行认真地讲解,突出对象特点及临摹要点,临摹过程中也要悉心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除临摹名家名作,也应适当选择其它对象来保持和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素描与速写”课中就选择学生当模特。由于创作对象是本班同学,学生们的兴趣非常大,学习过程也很认真,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创作过程中,环境氛围也很重要,播放学生们喜爱的音乐能激发创作灵感,更快地进入创作境界;
3)因人施教注重引导。学生的基础不同,不能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每个学生。因人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较容易的任务,并经常鼓励。保持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的进步是非常关键的。此外,每个学生的创作风格也是不同的。教师应在学生自身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4)课外活动的开展。为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邀请校内外相关专业的教师开设讲座,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通过“建筑与美学”讲座,学生们知道了建筑当中蕴涵的各种美学。当他们清楚了设计师是如何将建筑与美学有机地结合后,或多或少地会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学生创作的最大动力莫过于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因此开设学生作品展览是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并且参观的学生可进行评比打分。这样就形成一个有益的反馈过程,参展的荣誉感使学生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创作,而参评则使学生能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作品,找到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加以改进;
5)日常生活中熏陶: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如在学习“色彩构成”过程中,通过关注日常服饰颜色的搭配,让学生加深对色彩的感觉,理解各种色彩的搭配,并应用于实际设计当中。
3.3注重实习,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也要立足于实践,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建筑装饰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实习不宜在校内进行。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开门办学,面向社会,在建筑行业中建立广泛联系,建立永久性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中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突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多种实习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具体如下:
1)第一年设置认识实习。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的专业还是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专业认识,安排了认识实习。例如让学生参观山海关古建筑、北戴河海滨别墅建筑等,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加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形成了对建筑的初步认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