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刘卫东




  2)改变翻译训练模式,从“结果导向”走向“过程导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翻译结果,通常是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作业后进行简单的讲评,然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和结果。这种方法便于教师操作,避免学生犯错,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思维,限制了学生思维和潜能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认为,现代的教学理念注重的应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注重的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建立。这一教学理念在翻译训练中的反映就是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学生在“译”中学习技能、在“译”中体验规则、在“译”中积累经验、最后在“译”中形成能力[6]。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教师围绕当前的训练主题确定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在课堂翻译时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探索,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分析和探索思路记录下来,包括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所使用的工具书及其他帮助等,在探索翻译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推断,在完成翻译操作后组织课堂讨论,相互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分析成败得失,然后教师再进行梳理讲解,完善学生个人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意义建构;
  3)创设翻译真实情景,从翻译“练习”走向翻译“实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7]。在翻译教学中,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使学生对翻译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最佳的解决办法当然是让学生直接接受翻译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翻译实践。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翻译情景,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professional awareness)[8]。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完成顾主委托的翻译任务,即翻译的“仿真任务模式”(real-life-like assignment)。顾主在课堂上由教师代替,译者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充当,修订者在课堂上由教师担任,译文使用者或译文读者可由本校外教或教师本人担当。学生在接受翻译任务后,分析翻译的具体要求,明确翻译的预定目的,收集相关的翻译资料,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相互协调处理好翻译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能力[9]。通过模拟实际情境下的翻译实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技巧,从而赋予这些知识和技巧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的经验不能同化这些知识和技巧,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建立新的认知图式结构,最终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4)革新翻译评价方式,从“独白点评”走向“互动批评”。传统的翻译评价方式常常是教师以自己的答案为基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翻译习作进行点评,试图将翻译的理论知识和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殊不知这样反而会禁锢学生的翻译思维,抑制学生潜能的发展,甚至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批评的抵触。建构主义注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强调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知识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翻译评价的“互动批评式” 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与传统的教师“独白”点评不同,“互动批评式”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习作后指导他们开展自我以及小组成员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教师适时作出评价和引导。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培养他们正确评价译文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翻译水平。
  
  3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加大了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而现行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却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只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开发。这与国外的情况大相径庭。在国外,不少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院校不限专业,直接从文、理、工、商、法等各科学生中选拔双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予以培训,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翻译人才。事实表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并不缺乏人才,缺的只是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更新了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为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