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刘卫东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6-0518-03
0引言
翻译教学不同于教学翻译,前者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翻译能力;后者则是利用翻译进行外语教学,翻译只是语言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翻译教学的研究和实施主要集中在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上,无论是翻译课程的设置、翻译教材的编写,还是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外语专业这一方向展开的。而对于人数众多的非外语专业学生来说,翻译基本上只是外语教学的附庸,是为了促进外语学习和检验外语水平的一种手段,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国家外文局培训中心主任王欣不久前指出,未来的几年我国翻译人才的缺口将高达90%,翻译能力的薄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几个急需解决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最近高校的就业情况显示,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更高了,市场更需要那些有着深厚的本行业的专业背景、既能看懂又能翻译工作中所需资料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单一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显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我国的翻译现状也表明,许多公司的翻译人员和科技翻译工作者来源于非外语专业,处于学术前沿的科学家往往也是该领域的翻译家。在现有的西方经典著作中,80%以上是由科学、工程、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1]。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给外语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样也给广大的非外语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翻译教学不应再局限于外语专业,不应再是外语专业的专利。国内不少学者纷纷呼吁要重视非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为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翻译课程,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从事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关的成果并不多,教学模式多以借鉴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模式为主。因此,如何结合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的专业背景,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分析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它通常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受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示范(刺激)-模仿(反应)-重复(强化)的教学导向上,具体表现为“以翻译技巧(练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练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前者的基本思路是:围绕翻译技巧的讲解选择教学材料和练习材料,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达到提高翻译水平的目的。后者的基本方法是: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操练来提高翻译技能[3]。
上述这两种教学模式虽然在看待翻译理论的功能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它们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上大体相同。两者均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传授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为目的,教师是教学的指挥者和监督者,学生是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灌输对象,是翻译学习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消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某一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运用,反复操练在课堂上学到的一招一式,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批改评价,通过不断重复和机械性的训练达到“刺激-反应-强化”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翻译课程结构系统性强,翻译理论或技巧传授体系条理清晰,教师易于组织、监控和管理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便于师生面对面的认知交流。缺点是将翻译的教、学、译人为地割裂开来,容易使学生产生“只有先学会方法才能翻译”的观点,学生处于跟随性的、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性和应变性;教、学、译的分离还容易造成学生对翻译的认识趋于简单化,追求翻译理解的唯一性和标准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翻译实践能力;同时,由于过分强调重复和强化记忆等低阶思维能力,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等高阶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往往会造成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付那些超出教学范围的较为复杂的翻译任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翻译理论和技巧与翻译实践的脱节。
对于广大的非外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的学科分布范围较广,专业倾向性较强,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非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技能训练和课堂组织上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翻译素质,简单地直接移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显然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可取的。
2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
与强调外部刺激及其强化作用的行为主义不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建构”,“学习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来,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4]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强调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重视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突出学习者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倡导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协作性和情景性。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5]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对于革新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转变翻译教学思路,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翻译能力的获取是个人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他人经验的提炼。传统“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易造成翻译教、学、练人为的割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和技巧与实际的翻译操作脱节,在遇到实际翻译问题时往往会一筹莫展,不知所为。与传统的教学思路相反,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提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去生成新的知识,倡导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翻译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关于翻译的知识和技巧,而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翻译实践机会,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己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去学习。然后再透过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分析讲解,在学科结构与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当中架起桥梁,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翻译过程做出自己的理解与解释,提高学生把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