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定量分析

作者:安 敏 于晓斐




  3)马尔可夫链法。马尔可夫链是概率论中随机过程的重要过程之一,若某随机过程,从时刻to处于状态1,转移到时刻to+t处于状态j的转移矩阵只与时间间隔t有关,而与“历史”无关。梁方楚利用马尔可夫链法构建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8,9]。这种方法反应的是将“自身进步”作为教育评价标准的评价思想,这种思想是以评价期开始时的现状为依据衡量进步情况,新的评价以上一时期的成就结果为基准[10],因此用马尔可夫链评估法来评估教学质量,学生的基础等因素得到了充分的考虑,这种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
  4)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此方法是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效率评价方法,谭璐利用DEA方法构建起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挖掘或提取出隐含在其中的、未知的、有价值的模式或规律等知识的复杂过程。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分析等是在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的常用方法[11]。数据挖掘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权值分配问题上有应用[12]。
  
  2.5研究主题分析
  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价值判断过程,目前对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评价客体: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的评价客体主要都是教师,但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所以目前也有研究将学生纳入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中。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那么教学内容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解决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质量的可比性这一问题有待思考。另外,学校的管理协调也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是否也应将组织的因素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呢?
  2)评价主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模式主要有学生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不同的教育评价思想对于评价主体的选择是不同的,如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一般认为学生是教育的顾客,学生自然就成为评价主体。若以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肯定不如教师,这时专家、同行就会成为评价主体。实践当中开展比较多的就是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虽然对于评价主体的争论没有停止过,但是近几年的研究倾向于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学生评价在统计意义上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其信度范围通常在 0.8~0.9 之间,具有相当高的信度[13];
  3)课堂教学质量观:对教育质量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教学质量观。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制定评价方案时所依据的价值观是确定评价方案设计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观也是设计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秉持的是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这也体现在课堂质量评价上,表现的是对理想课堂教学过程的追求。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也渐渐多样化。新的质量观,要求评估者不宜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目前的课堂质量评价多体现的是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认识常以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来反应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而大学教学评价是对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中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大学教学评价所反映的是课堂教学对评价主体的价值关系,课堂教学质量观期待多样化。
  
  2.6研究倾向分析
  分析近十年来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献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样两个倾向:一是倾向于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研究者通过全面客观的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把这些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结果作比较分析,从而区分出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教学行为;二是以日常经验的总结为基础进行研究。这一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指标体系,在我国高校课堂评价的实践中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3结论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看出,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并且趋于激烈,这与目前我国目前开展的教学工作评估,重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从总体来看,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多,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从研究方法看,定性研究较多,绝大多数是思辩的结果,偏重于概念的推演、阐释,而较少注重教育调查、教育统计和教育实验等,并不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学者们对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技术也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很多仅限于理论层面的介绍,可行性技术和模式的应用研究不太多;从研究面来看,参与研究的学者还不够广泛;从研究内容看,评价主体倾向于以学生为主,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所依据的基本是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评价指标体现的是对理想课堂教学过程的追求,多元课堂教学质量观还期待确立。
  
  参考文献
  
  1李万杰.健全教学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4 王春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5 刘小英.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6钱存阳,李丹青.多元统计分析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元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6).
  7 钱伯毅.大学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8梁方楚.教学质量评价的马尔可夫链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2).
  9李红艳.数据挖掘及其运用于教学评价的设想[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
  10沈玉顺,卢建萍. 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若干方法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4).
  11 Margaret H D.数据挖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震,胡学钢,张亚萍.数据挖掘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2).
  13Darling-Hammond L.Teacher Evalu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J].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3,53(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