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情境性学习的迁移诉求

作者:宋景芬




  2)关注学生内部的情境。学生内部的情境主要是针对学生内部的已有认知结构、已有知识储备、所具的经验系统等学习的准备状态。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直接决定其在下一步学习中的表现,已有研究表明,学习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在复合而非单一情境中,学习者通过在深层意义上抽象出共同的概念特征而形成富有弹性的知识表征可以提高迁移能力[8]。教师应该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抽象概括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情境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专家,学生的掌握理解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效。教师创设情境固然重要,但是美国的布兰思福特等提出,过度情境化的知识并不利于迁移,学习者对不同情境中共同的深层抽象表征有助于促进迁移[9]。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后学生的情境适应能力强弱是十分关键的,学生与情境之间能“互动”、“共生”是教师教学的初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情境性学习的过程是情境化的,正是在这个情境化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师的指导与自身的体验下总结了其基本的原理、原则,形成其相应的经验体系,在以后相似的情境中他会运用自如地提取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达成有效的迁移;另一方面以前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学生的头脑里已经内化成相应的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成为他们行为的一种潜在的指导性原则,从而同样有效的促进迁移的达成。因此,可以认为在情境学习中,情境化的学习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今后迁移的有效性,在情境化的迁移是其短期目的,而去情境化的迁移是其长期目的,即最终目的,这个过程同样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2关注学习共同体
  在情境性学习的课堂环境中,小组或全班合作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学习共同体也是情境性学习的必由之路。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12]。学习共同体的意义也不是可见一斑的:首先,通过与他人和教师的合作,学生可以遇到多种意见和观点,不同意见的交互和多种观点的碰撞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学习内容;不同的观点可以给学生不同的启示,开阔他们考虑问题的思路,以达到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更加全面地看待、分析、处理问题,实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共享;其次,如果拥有在合作性的问题解决团队中学习工作的经验,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取得成功。合作能够帮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也能帮助他们学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与人相处的技能。
  
  3.3关注情境性学习的条件
  在情境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媒介等相关条件是应该引起关注的。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同样影响着情境创设的质量,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定期举办情境教学交流大会,适当开展教师之间的比赛等。对于教学媒体,有关情境学习的研究将教学的基点放在学习上,这一学习概念是以形成整体的人为中心的,而整体的人应该是媒介、活动和世界这三大领域共同影响的结果[11]。如今大都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音乐渲染、实物表演等方法来创设情境,也有直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现场来观摩教学,教学媒体运用的适当与否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其实教学媒体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媒体的概念之广不是在这里所能表述的,这取决于有关地区与学校教学能源的提供情况。情境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教师的教学与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活动。
  
  3.4关注情境性学习的评价
  根据情境性学习的实用性目的,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学生需要亲自体验真正问题的解决与复杂问题的理解,因此,情境性学习的评价是过程性而非结果性的评价。情境性学习的评价不是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考察其认知的增长程度,考察其心智的成熟度,因此评价必须更接近真实的生活任务,并引发比较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心智过程,成功的情境教学的试纸是知识与技能向应用相关知识的新颖情境的迁移[12]。评价标准需要对多种观点以及问题解答的多对一进行反思。情境性学习强调的评价体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增加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并且其评价是动态的,能够反映随时出现的学习者进步的标志。
  
  4结束语
  
  基于情境性学习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研究者的共同参与下,情境性学习的研究必将不断完善与丰满,并立足实践要求,探索出一条整合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共生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Brown J S,Collins A,Duguid P.Sitll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
  2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 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4[美]莫里斯L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张敷荣,张粹然,王道宗,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
  5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
  6 石雷山.不同学习理论下的迁移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
  7[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Compione J C,Shapior A M,Brown A L.Forms of transfer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Flexible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In:A. McKeough,J. Lupart & A.Marini(Eds).Teaching for transfer:Fostering Generalization in Learning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5.
  9Pea R D.Socializingthe knowledge transferprobl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11).
  10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 高文.情境学习的关键特征及其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启示[J].外国教育资料,1997,(6).
  12 高文.情境认知中激励与评价的作用——试论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二[J].外国教育资料,199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