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
作者:吴 慧
国高校本科教育已成为平民化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就业,而不只是为了学历。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使每个人根据其才能和兴趣得到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一是教学模式突破以往的给予型,而变为以讨论为主的课程大作业型(Projet),在研讨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是提纲挈领地指出各个知识点中最需注意的地方,其他的都靠学生自己去看,去找资料作研究和实验。对一些基础性的科目,老师会指定一系列参考书,只有阅读了这些参考书才能考出好成绩,完成作业;对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教师会列出若干相关题目,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组成2~3人的小组,自己查资料、做实验,最后写出论文并做出演讲文件,如powerpoint,在全班宣讲并接受教师和学生的提问。由于韩国高校没有班级的设置,绝大多数人都不住在宿舍而是住在家或自己找房子住,同学们之间很多互不相识,要组成小组必须相互沟通,大家找到共同的时间,一起讨论,分头协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是将学历教育和技能资格教育融合在一起。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开放教育体制的信息化工程,设立国家多媒体教育支援中心,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联结在一起。各大学在课堂教育之外,还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现场教育。韩国高等教育的175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159所高等职业学院和19所多科技术学院普遍开展了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设有就业信息中心、职业指导咨询中心等职业指导机构,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和校外活动中通过心理测试、就业技能研讨、面对面或小组交流等形式推进职业指导工作,加强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领域的紧密联系。通过职业指导,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介绍给在校学生,既引导了学生职业兴趣的形成,又促进了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就学和职业选择。
另外,韩国高校鼓励教师在外兼职或者自己开创公司,因为这样教师能够累积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不但给学生带来更多与产业相关而又有用的信息,还能把实际项目带给学生让他们更早地进入实践环节。学校也很支持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工作,对于因为工作而不能来上课的学生,任课老师会在用人单位出具在职证明后准许学生不用来上课。这样学校教育不至于与产业脱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参与公司项目,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学习更有目标,能够更好地就业。
2.4 以人文精神为引导丰富学生生活
韩国高校意识到大学职能焦点应瞄准“人格化”教育的至关重要性,在80年代强化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强调人文教育,以开发个人潜在的能力,培养涵养丰富的人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首先,根据学校、学生、专业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帮助新生开始大学生活。如延世大学开设“大学入门”课,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由各系主任或资深教授负责,和学生一起讨论诸如大学的目的、主修专业及其要求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过上健康、平衡、快乐的大学生活。庆熙大学推出了“庆熙沉浸式住宿计划”。让大一新生第一个学期全部入住宿舍,在沉浸式教学环境中,通过外语、艺术和领导能力培训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区服务意识,更好地理解他人。学生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不同的小组,参加一些志愿活动,学校为每个小组配备了由教授、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导师组,指导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机会,课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其次,高校和社会团体经常义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深入体会韩国的传统文化,如动手制作韩国传统节日食品,表演韩国传统歌舞等,并注重引导学生将传统要素和现代化要素恰当地结合起来,在现代科技形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加强实践(夏令营、各种志愿者活动、课后教育活动等)为主的人性教育。学校提供专门的空间供学生组织各类活动小组和创办学生社团,以学生会为主进行自律管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外旅行和短期访学,体验海外文化——如非洲之旅、中国文化之旅、欧洲文化之旅、美国IVY之旅等,帮助学生进行自发的和积极的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3 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
的启示
我国与韩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历史文化传统相近,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3.1 改革学分制,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潜能
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这一过程加剧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经历、入学基础、发展潜力等各不相同;同时,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等外力的驱动,又受到自身个性发展、就业需要、提高综合素质等内动力的启迪。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是从国外引进的,在招生、管理等方面与国外高校相比有很大差异,当前普通高校实行的学分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校更应在制度上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改革学分制,并辅以选课制、导师制和短学期制,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充分扩展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
3.2 改革教育课程,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
课程是构成教育的主体,位居教育的中心,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整体的变化。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加入WTO,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对人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以及培养过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高校应该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各门学科的相关性、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注意近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相统一。并为一些求学欲强、有自己特殊发展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
3.3 改进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从我国高校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式”仍然是相当多的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接受性学习依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高校的课堂教学应该积极探索师生互动教学,用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大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逐渐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继续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把重点放到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上,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上。帮助学生进行自发的和积极的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3.4 加强实践为主的人性教育,积极实践开放教育
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各种教育活动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特长和趣味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涵养丰富的人性。高校应该抓好第二课堂,搞好课后和校外的教育活动,加强实际的、多样体验的学习,实施以艺能教育、兴趣教育为主的课外教育活动,灵活运用于课堂教育以外的课余、放假、休假等弹性时间,经常性地举办各类新技术、新发明的展示、博览等推广活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