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普通高校基础理论教育研究
作者:朱文韬 冯 蕾 王周全
[关键词] 普通高校,基础理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8)06-0511-03
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基础教育在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进行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课程设置是基础
课程设置必须着眼新设备、新仪器的更新周期,跟踪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创新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思路,加速形成基础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1.1 以技能生成为本位,实现交叉设置
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要以人才技能培训和能力生成要求为依据,实现与专业课程的交叉或交融。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课程内容设置上的交融,即打破传统的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二是课程设置顺序上的交叉,即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中三段式的课程设置定势。使实践与理论能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宽基础、活模
块”设置
目前,各大高校都强调:教育以培训综合技能为核心,强调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并重。因此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应突出“宽基础、活模块”。首先,“宽基础”中的宽,是要求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厚,既要满足专业能力生成的需要,又要满足非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现有专业的需要,又要满足相关专业的需要;既要满足职业技能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学历的要求。其次,“活模块”中的活,指模块之间的联结体现一个“活”字:构成“活”,即模块的内容随着岗位或职业的需要呈现动态的发展变化;组合“活”,即同一职业技能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达到同样的培训目的;层次“活”,即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这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差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主体“活”,即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爱好、个人精力等个性特点选择模块或模块组合,更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复归“活”,即当岗位或职业更新发展时,模块经重新组合,能够迅速达到新的要求。一句话,“活”是素质教育目标结构多元化和需求多样性的反应,也是其优势所在。
1.3 以技术更新为牵引,实现动态性设置
基础理论教育要与现代高科技、综合信息化发展相适应,要随专业课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一是课程设置要有先进性。把握住各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与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超前性;二是课程设置要有创新性。由于新武器装备所含新知识、新理论增加,必然要求基础理论课在内容和设置上都要随之更新,并及时补充进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充实各个课程模块的内容;三是课程设置要有长远性。为充分考虑学生再学习和再发展的需要,基础课程应适当地补充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生成的知识点。
2 内容结构是关键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为此,基础理论课应围绕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构架内容体系,做到立足“多能”、聚焦“一专”,满足“够用、管用、实用”的总体要求。
2.1 在知识框架上——“够用”
所谓“够用”,是量的含义,指基础理论必须按能满足培训目标的要求来划定知识量、知识结构的范围和宽度。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在知识容量上要体现“够用”,做到“少而精”。因此,基础理论课程在知识容量的确定上:首先要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生成要求和专业课程的需要为度,不能贪多求全;其次要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更新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觉完善、自我拓展的需要为限,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自身可能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不可面面俱到。
第二,在内容构架上要满足“够用”,避免“小而全”。因此,基础理论的内容构架应参照职业教育的行动体系为依据进行设计:即在进行岗位或职业能力对基础知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科目的内容组合,进而形成内容构架;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了解这些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指向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机理。
第三,在重点确定上要保证“够用”,做到“精而准”。基础理论科目中的知识重点,一般都是本科目对学生职业技能的生成是否有效的关节点。因而,基础理论知识的重点确定要遵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从学生职业技能生成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的知识重点确定在适度的范围内,做到“精而准”,使其对技能生成真正起到关节点的作用。
2.2 在知识功能上——“管用”
所谓知识功能的“管用”,指的是理论知识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应用效应,反映的是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程度或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满足关键能力生成的要求。所以,要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切实把关键能力的生成基础夯实:首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突出方法教学,确立教方法重于教结论的思想;其次,在研究教法、训法的同时,下力量研究学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三,在教学组织上要多采取小组学习方式,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其四,在实验或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二,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服务功能,满足特色技能生成的要求。为此,基础课程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培养特色技能组织教学活动:在知识点的确定、课时的分配上,对其采取倾斜政策;在教学过程中,要筛选出科目中与培养特色技能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服务于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三,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拓展功能,满足创新能力生成的要求。创新能力是人才能力结构中的精华,是“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据专家分析,“知识半衰期”由原来的10年减至到当前的5年,而且“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直接导致了“能力半衰期”的加速。这里讲的知识,多指应用性知识或科技知识,与基础理论知识不完全一样。如果基础知识扎实,当面对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时,便可迅速调整方向,接收新的知识、技能或开创新的领域。这就要求基础课程:一方面要及时补充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理论、新知识,拓展培养对象的岗位适应性,快速熟练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内容结构上,坚持以创新能力为重点,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性的知识渗透到相应的基础课程中去,让学生在轻松的课程教学中体验创造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