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思想研究

作者:冉玉霞




  [摘要]中西方古代,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问题就已蕴含在公正思想的探讨中。其中,以苏格拉底、孔子等人的有关论述最具代表性。近代学者对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师生互动中教师公正的实现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现当代,学者把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研究全面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了一门显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师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46-04
  
  虽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公正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从原初的意义上讲,教师公正问题自古以来便已存在,况且,教师公正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正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不断的探求与挖掘教师公正的现实价值。本文涉及的教师公正是指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
  
  1古代思想家的探讨
  
  西方教师公正的理念自古希腊公正理念的出现就伴随至今。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探讨公正问题。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早期师生关系中公正的集中表现。亚里士多德十分明确地指出,“公正就是比例,不公正就是违反了比例,出现了多或少,这在各种活动中是经常碰到的。”[1]“在各种德性中,唯有公正关心他人的善。”[1]教师通过公正对待学生,教师公正是关心学生的善。所以,教师公正是建立良性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重要品质。他指出:“一个对明智对象作评判的人,也就是个能理解的人,善体谅和具有宽容精神的人。因为公平是一切善良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共有的。”[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2]说出了一个人具有教养的重要性。
  在中国,最早在孔子那里,师德的公正是“有教无类。”孔子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公正可以使学生以一个公正的心态来对待教师,如果教师的言行经常是不公正的,给学生以不公正的印象,那么,即使教师在处理某一具体事件时是公正的,学生也难以公正之心来看待教师。
  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教师公正问题的研究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提出了教师公正问题,并将之视为教师很重要的德行和智慧;其二,就教师公正问题形成了许多极富长远价值的见解,如对于教师公正的本义是“给每个人以其应得”的解释以及“平等比例”说等等,对于后人也是非常富于启发意义的。
  受时代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们有关教师公正问题的论述存在着不足:其一,缺乏有关教师公正本论的研究。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教师公正的研究往往是同伦理学、哲学等领域的探讨混同在一起的,没有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因而有时难免出现外延过于宽泛的现象;其二,对于教师公正的依据缺乏足够的挖掘。虽然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教师公正的论述有时也注意从自由或是平等观念去立论,但总的来说,他们对教师公正的诠释与分析往往只是通过一些自觉或是简单的现象归纳而进行的。
  
  2近代思想家的探讨
  
  在西方近代,依据人的“天赋能力”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认为教育平等只能是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平等,因为不同阶层的子女具有不同的天赋,一味的强调教育平等就会导致社会教育质量的下降。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由主义占据了上风,认为造成受教育者所受教育的不平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天赋能力”的差别,而是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造成了教育的不平等,主张采取各种教育补偿措施以弥补经济和社会因素所造成教育的不平等,以使具有不同能力和不同地位的人都能在其所受的教育中取得平等的学业成就。
  在外国教育史上,对儿童发挥无比爱心的教育家中,裴斯泰洛齐名列第一。因为他的教育爱的特点是:爱的对象是社会上最低层的劳苦大众的儿童。他认为对孩子施以教育爱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有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和亲切的人。”[3]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公正应该给一个人及其周围的人们带来利益,从童年起培养儿童的公正时,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也应该是公正的。”[4]马卡连柯的学生“公社”里,只有社员才能接受诸如禁闭的惩罚。一般学生在他们未成长为“社员”之前,反而没有接受惩罚的“资格”。所以,当社员违背了某项纪律而走进禁闭教室时他的自尊不但没有受损,相反,他反而觉得自己作为光荣的公社集体的一员居然违背了纪律,太不应该。其自尊、内疚和觉悟是成正比的。在这里,可以看到,公正是这一成功的惩罚模式的要素之一。他还曾深刻地指出:“所谓公正,就是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公正,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优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可变性。教师公正品质的建构,如果没有教师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是不可能的,一个师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6]。
  在中国,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给封建的旧中国以致命一击,从而激起当时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他们扛起救亡图存的大旗,希望通过教育的改良来拯救中国。其中,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受教育权利平等成为他们共同的呼声。康有为的《大同书》设想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大同世界,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独立、人人都可受到从育婴院到大学的教育。梁启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学——经正女学,提出凡男子可学的,女子也可以学。孙中山更是“平人类之不平等”,主张效法西欧模式,建立普及性的、平等的学校教育。对于教育平等的追求,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均作过不懈的努力。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号召教师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7]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局限,他们所提出的设想是那样宏大,所采取的行动却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1949年以后,教育平等问题仍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时期,近代学者实际上是将教师公正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于教师公正的依据的研究更为深入。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等学说是以人的基本权利为基本内容的,而人的基本权利问题实际上是教师公正最为基本的理念依据;其二,对于教师公正的一些重要内容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例如对于受教育者机会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公正问题研究的局限在于:仍然没有对教师公正本论进行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仍然把教师公正问题同其他领域的问题混在一起进行讨论,而没有将之剥离出来,没有将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
  
  3现当代思想家的探讨
  
  平等是教师对学生公正的核心之一,以颠覆现代性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重构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以平等对话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20世纪80年代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智能状况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没有理由坚持让所有的学生以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同样的内容,因此有学者认为“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是实现教育过程公正的核心。
  目前的一些学者如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专章探讨教师公正的问题。如叶澜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谈到教师公正是教师德性的核心之一。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中,很多学者都涉及到教师对学生要公正,不偏袒,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如胡德海《教育学原理》中要求“教者必以正”,即首先要求教师在道德上符合要求,要正人正己,要成为一个严肃、端庄、正直的人。戴国明《教育学教程》中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出教师要热爱学生,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偏心、不歧视。任顺元的《师德概论》中强调对教师道德中公正品德的培养。任苏民《教育与人生》谈到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张燕镜的《教育学新编》中教师要平等待人,团结协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