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国内课外补习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许政法




  
  4关于课外补习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国内研究者关于课外补习影响的论述主要是围绕其对学生的影响展开的。关于课外补习对学生的影响,国内研究者从学业成绩、学习负担、教育公平等方面加以论述。
  4.1学业成绩
  国内研究者对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课外补习能增进学业成绩[12];一种观点认为课外补习(“家教”)与学业成绩低度负相关[13];还有观点认为,研究课外补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必须考虑补习的内容与传授模式、老师与学生的动机、补习强度与时间以及补习学生的类别等诸多因素,由此判断课外补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比较困难[5]。因此,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如何,亟需后续研究的论证。
  4.2学习负担
  关于课外补习是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课外补习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7],有的研究虽并未明确指出,但在调查时将课外补习(“有偿家教”)归入与学生学习负担“相关的因素与问题”[14]。因此,“减负”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在正规教育系统内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对“影子教育”加以管制,引导家庭减轻课外补习带给孩子的学业负担。
  4.3教育公平
  国内研究者就课外补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主要为以下观点:一是从私人教育成本角度看,课外补习从私人教育成本分担层面强化了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4],造成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子女在获得教育的质量和类型上出现新的不公平[7];二是从教育资源角度讲,课外补习(“家教”)人为地扩大了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15]。因此,政府应当利用财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对课外补习活动进行有限干预,尽力减小其对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
  以上研究表明国内研究者主要是关注课外补习的“客观效果”,但忽视了作为课外补习选择主体的家长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即从主体评价角度判断课外补习的影响。另外,置身课外补习之外的家长、学生、教师等对课外补习又有怎样的评价,这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
  
  5问题与展望
  
  以上对国内课外补习研究的不同方面分别予以回顾,下面简要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加以展望。
  5.1基础性理论研究薄弱
  课外补习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主要指对课外补习的概念(特性、目的、对象、内容)、分类、评价、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术语言人人殊,某些观点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这将使课外补习的应用型研究和政府课外补习政策的制定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甚至对其造成误导。因此,后续研究必须大力加强课外补习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5.2实证性研究存在不足
  国内课外补习实证研究的缺陷主要反映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总量不足,在国内大量课外补习研究中实证性研究屈指可数[4,6,12,16];二是独立性不强,即研究的数据并非独立调查所得,如雷万鹏的数据取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高等教育需求研究:教育财政之考虑”的问卷调查,薛海平则使用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调查数据等。因此,加强实证研究和开展独立的研究性调查,是后续课外补习研究的当务之急。
  5.3比较研究亟待加强
  国外对课外补习的研究比国内起步早、成果多、系统性强。国内研究者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较少[1,5,17,18],其中称得上课外补习比较研究的只有彭湃于2007年发表在《外国中小学教育》上的《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一篇论文。因此,后续研究在继续译介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当大力加强比较研究,以拓展我国课外补习研究的方法和领域。
  
  参考文献
  1马克贝磊.教育补习与私人教育成本[M].杨慧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课题组.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5-82.
  3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18-24.
  4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5,(1):39-42.
  5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61-65.
  6 薛海平.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的实证分析[C]//中国教育经 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6:807-822
  7丁小浩,薛海平.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4):39-44.
  8 杨启亮.“家教”的困境及其归因辨析[J].福建教育,2003,(10B).
  9 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EB/OL].(2000-01-03)[2008-09-01]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6135.
  10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EB/OL].(2002-2-26)[2008-09-0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4/info3834.htm.
  11 王恩生.有偿家教:是禁止还是规范[EB/OL].(2007-01-25)[2008-09-01]http://www.beidahome.com/2007-01-25/L0050001001_3880.html.
  12 彭湃,周自波.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研究——基于湖北武汉市H区的抽样调查[J].中小学管理,2008,(4):22-25.
  13 汤林春,傅禄建.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32-36.
  14上海教育信息调查队.关于上海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5,(2):4-8.
  15 樊文芳.“家教”热现象透析[J].教学与管理,2008,(4):36-38.
  16 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的调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2):257-259.
  17 马克贝磊.补习性私人家教:规模多大,意义如何?[J].《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译.比较教育研究,2000,(1):61-62.
  18 马克贝磊.“课外辅导热”席卷全球——一位外籍学者眼中的全球教育现状[N].杨桂青译.人民日报,2005-12-08(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