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研究与探讨

作者:窦 燕 史倩竹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结合燕山大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为适应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技术为手段、内容为核心、创新为目标、评价为导向”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67-04
  
  0引言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各个专业都是自行安排若干门计算机课程,没有做到整体安排;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太少;教学内容与各个专业领域相脱节,实用性较差;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实践环节不足;考试方式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够;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实验教学队伍相对偏弱;对教师重使用、轻培养,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不快。作为承担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单位,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把全校的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协调组织,为融入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构筑一个良好的平台。
  本文在分析计算机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建立一套“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技术为手段、内容为核心、创新为目标、评价为导向”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1以教师为主导,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科 学的教育理念
  
  每一次改变都意味一场思想的变革,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第一位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要建立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做起。做为教师,要真正做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从教学科研分离到教学科研相结合转变;从教学、学习、研究分离到教学、学习、科研相结合转变;从淡化工程到回归工程、重视工程转变。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有一只队伍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实验教师建设相对偏弱,重使用、轻培养。因此,更新观念,不仅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领导也要更新对教师的培养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教学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
  
  2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建立分级分 类的教学体系
  
  随着中小学及家庭中计算机的普及,大学计算机教育已经不是“零起点”,但是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城乡中学生计算机教学基础差距悬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刀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
  2.1设置免修制度
  为了给计算机程度相对高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对新生实行免修制度。课程组可以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由学生提出申请,课程组进行考核,考核为优者,则可以申请免修,所得分数即为本门课程的分数。这样做,一方面为基础好的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鼓励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采用分级教学
  即使学生提出免修申请,还会有部分学生不能通过,此外在没有提出申请的学生中,仍然存在计算机水平不一样的情况。因此应对学生再进行一次高级班申请,对于不同程度的班级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开设基础课程培训班,并在周末开设讲座的形式作为补充,尽快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开设“计算机实用技术应用”,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水平。
  2.3分类教学
  根据燕山大学具体情况,可以将专业分成理工科院系和文科院系,他们在计算机基础和以后的就业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实现分类教学,文科和理工科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都是由计算机和专业课老师共同规划并具有专业特色。
  2.4网络化教学
  大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研究探索一种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探索网络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课堂教学+部分网络教学、网络教学+面授辅导、全程网络教学等。通过使用网络平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在平台上随时进行的主动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辅导,提高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使教学过程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网络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创建形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多元化教学模式。
  2.5 个性化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具有覆盖面广、难度不一的特点,然而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单一,教学大纲设置上大同小异,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在教学安排上把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难度的划分上可以采用分级教学的方法,在学生兴趣培养上编写多种“以人为本”的教学大纲,开出内容多样化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给学生广泛的选择空间。这就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和高校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缓解人均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既养成兴趣又培养能力的良好平台。
  
  3以技术为手段,创设情境,搭建合理良 好的教学平台
  
  目前燕山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方法虽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单一地用投影去讲授内容,这和学生自己去看书没有根本的区别,这是目前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此外,教学班常以七、八个班为主,这样上课的学生人数常常超过150人,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常常听不清也看不清,上课效果仍然很差。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记住太多的内容,印象不深,容易遗忘,最后学习的过程仍然是以听讲为主,自己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以技术为手段:在课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精心准备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在课外,利用网络技术,建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网络教学支撑软件平台,其主要功能可设:学生和教师注册、浏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师信息发布、学生浏览学习、师生交互、作业评判、网上答疑等。
  
  4以内容为核心,积极探索,提供优质丰 富的教学资源
  
  建立了教学支撑平台,还需要为此平台提供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没有教学资源做基础,那么这个平台便成了一个空架子。目前燕山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材+实验指导,没有更多的资源,虽然教师有电子教案,但是大多没有提供给学生,这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
  教学资源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内部印刷的讲义和公开发行的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程、流媒体课件和试题库等。课程所用的教材、实验方案、网络课件、考试系统、网上教学支撑软件平台等教学资源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各种媒体既互相补充,又充分强调了各自的特点,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教案知识点呈现方面的优势,及时加入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