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由两篇高考满分作文所引发的思考

作者:白经文




  光明使人看见许多东西,也使人看不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便看不到闪光的星辰,皎洁的明月。因此,即使是曾经一度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完全没有价值。他可以使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因此,当苦难与挫折到来,应平静地面对、乐观地处理。
  人们常赞美人“精明能干”,问题是“精”的人一定“明”,“能”的人一定“干”吗?
  许多人很精,精到仿佛一点亏都不能吃,问题使他们的视线不清,总走歪路,是“精而不明”。又有些人能力超强,好像样样精通,可惜不努力,没有行动,是“能而不干”。“精而不明”好比有好枪,却没有好射手。“能而不干”好比有满仓的弹药,却没有军队。只有真正“精明能干”的,才能打赢人生这场硬仗。
  人们常常赞美天才,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越聪明才智的人,天生之才。不知从何时开始,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这种说法。
  一日,读田原光先生的《饭牛夜话》,不禁又别扭起来。文中写道:达尔文写《物种起源》,李时珍写《本草纲目》30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34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行》36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40年,歌德写《浮士德》60年。真让人感叹,同时也会想到相似的数据:爱迪生发明蓄电池,试验了一万多次才告成功,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八年才出成果;居里夫人于1350个日夜里重复着脏重的体力劳动,才从八万吨沥青铀矿残渣中提炼出一克(八百万分之一)的镭;陈景润为证明1+1=2,拖着衰竭的病体,顶着种种无知的嘲讽,于斗室中,油灯下埋头演算……
  以上人物,以文学艺术或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绝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然而,笔者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来,反而读出他们非凡的傻劲来。写一部书,有的数十年,有的毕生经历,能说不傻?而另外几位,除了近疯狂的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以享受的美妙多不胜数,许多聪明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充分享受,没有条件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那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连常人应有的享受,也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
  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凭聪明?
  一位外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者进行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研究后期,将3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作比较,发现两者最明显的差异不在智力而在性格。最有成就的20%,性格明显带着傻劲。这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有卓绝聪明才智者,不一定有杰出的成就。那么,有杰出成就者,就一定有卓越才智吗?
  一生获得1300多项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灵感加99%的汗水!就是说,杰出的人聪明与否并不重要,那1%的灵感分量太轻。
  现代人才学家也关注了这一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占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这其他方面与“傻劲”有关:如正义感、责任心、合作能力、意志毅力等。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如此看来笔者建议对词典的“天才”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尽力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
  辩证法就在前辈哲人的实践的总结里,就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问题在于如何从阅读中吸取,在观察中思考。
  2)应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世俗观念,产生新角度,新思维。
  社会已经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引向了一种“痴呆化”的生存状态。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筋疲力尽的;几乎每一个家的生活核心都是孩子;没有几个父母去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培养孩子,才能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多少父母真正懂得人在“原物性”中的“大爱”应该以什么方式来体现。只知道“小爱”,只懂得用辛劳甚至苦难来营造一种实际上的“假爱”。
  从小就把一个生命人为地关在笼子里面而不让其羽翼丰满,十多年后又将一个缺乏真正生存能力的人残暴地推向社会。可悲的是,人们心中却始终充满了爱。
  辩证思维也好,逆向思维也罢,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阅历丰富的人,视野才能开扩。见多识广是多角度思维、创新的基础。
  作家冰心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血雨……”看看今天站在人生舞台上享受鲜花和掌声的那些成功的人,你可曾想过当初他们也曾平凡,也曾有过失败的痛苦和辛酸的眼泪?是拼搏成就了他们昔日的梦想,是平凡创造了他们今天的美丽。
  古罗马哲学家蓝基利说:“两个人从同一个 窗户往外看,一个看见的是枯草,另一个看见的是枯草下面的嫩芽。”
  人的眼睛的弱点,就是太直观,太表面。所以他充其量只能充当“心灵的窗户”,却不能代替心灵。只有借助心灵,才能看得真切,看到本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写的一首《观书有感》。朱熹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是他这首绝句却写得很好。
  前两句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画,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诗的标题却是“观书有感”,就是说,这是用诗的形式写的一篇读后感,一则书评。写书评而不谈书,却精心描绘一方小小的池塘,这是为什么?原来,诗人是用“半亩方塘”比喻所读的书,用水中的“天光云影”比喻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后面两句是说,那不断流来的“源头活水,”则象征着书的作者那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诣,而这思想和造诣正是这部著作取得成功的根源所在。表达了对所读的书及其作者的赞美,也渗着朱熹他自己的治学经验。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池水和源头的关系,意义绝不限于学术思想领域,他还给予更为深远的启示:源头活则池水清,根本固则枝叶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问题,都用的着“正本清源”这个成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城楼。”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野开阔,心胸豁达。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这仅仅说的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的山山岭岭,那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各不一样?宇宙的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点有别,观察结果各异呢?对于一切事物,如果陷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不会看到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方面,才能取得真理性的认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