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毓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87-03
  
  1关于主题活动式教学
  
  1)主题活动式教学的涵义。其涵义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活动”,这里是指课程意义上的概念,它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言语活动以及社会性的形体活动;而“主题”,则是指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教育、教学目标,指向一个中心内客。“主题活动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来设计和进行教学。
  主题活动式教学是一种利用主题带动学习活动进行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习积极性。在完成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巩固原有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2)主题活动式教学的主要特征。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题活动式教学”形式的核心是师生的“活动”,由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组成;②“活动”只是一种载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同时也验证、应用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然后内化为技术素养;③“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主体性,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动力;④这类教学形式的价值是通过和社会、自然、人际等交往来实现的。
  
  2“泉州看透透”主题活动式教学例析
  
  2.1导入主题、提出要求
  这是活动的初始环节。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根据学习发展计划,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意愿,确定活动学习的主题;二是分析创作方法及提出要求;三是合理分组、分工。
  1)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泉州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第6届全国农运会2008年在泉举办,作为一名泉州人,你能为外地游客介绍一下泉州吗?
  生:泉州有开元寺东西塔,我国现存最高石塔。
  生:有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
  生:还有提线木偶。
  ……
  师:(露出笑容)同学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围绕泉州风景及文化,以“泉州看透透”为主题,使用多媒体工具PPT制作一个作品,展现我们泉州的特色。
  2)分析任务、提出要求。
  第一,创作思路:通过实地调查,在网络上和报纸上等方法收集信息,使用多媒体工具加工处理,制作出“泉州看透透”的PPT电子刊物。
  第二,作品应用的信息技术:①信息的搜集:搜索引擎的使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分析、筛选、处理;②多媒体技术:素材的采集、处理;动画、视频文件的链接或插入;文字、图像的编排;超级连接的使用。
  第三,栏目设置参考:泉州风景名胜;泉州民俗风情;泉州文化艺术;泉州美食。
  第四,提出作品要求:主题以介绍泉州为主线,命名不局限于“泉州看透透”,命名及栏目设置可以多样化。多媒体作品要有视频、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信息。
  3)分工协作,任务驱动。
  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每组5~6位同学,选出一名同学做为组长。小组成员讨论总体规划,分解任务并根据本小组分工情况制作表格上传到教师机。
  2.2获取素材、整理筛选
  这是活动的重要环节。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素材;二是小组内交流采集到信息,通过讨论给予评价与筛选,并提出收集补充信息;三是小组讨论、规划、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
  1)网上搜索、掌握技巧。
  师: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局域网信息共享保存的方法;并提供所需信息的相关资源。
  生:个人围绕主题以及分工任务,在网上或其他渠道搜集多媒体信息。
  师:提醒学生将素材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文件夹内。并建一个“记事本”,随时准备记录和拷贝一些重要信息。
  2)实地参观、寓学于乐。趁双休日时间,有条件的同学,带上录相机或相机、录音笔等去风景点了解一下历史。或去询问一下当地的长辈,了解一下当地的风情历史。
  3)交流信息、整理筛选。
  师:同学们,通过网上素材的搜集、课外的调查学习,对泉州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同学们能不能谈谈有何收获?
  生:我们到文庙用摄像机录了南音的表演,深为南音的魅力所陶醉。
  生:我们到惠安采访了惠安女,并照了很多相片。
  生:我们小组也到九日山照了许多石刻碑的照片,知道了九日山的祈风石刻群是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
  ……
  (同学们情绪高仰,纷纷发言)
  师:(露出笑容)不错,同学们做得很好。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每个小组都收获不少。
  教师提出任务:
  第一,小组内交流采集到信息,通过讨论给予评价与筛选,并提出收集补充信息。
  第二,小组讨论、规划、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
  第三,对声音及视频处理有困难的小组,可以请老师帮忙处理。
  2.3实践操作、制作作品
  这是活动的关键环节。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小组进行技术交流,每个人完成自己负责的栏目制作;二是小组内开展自评、互评,根据评价意见修改完善作品;三是发布作品。
  1) 技术交流、自主建构。
  师:用表格形式罗列各知识点,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并加强个别辅导。
  生:小组互相讨论、填写表格并上传到教师机。
  师:根据上传的表格有针对性的对几个问题进行解答。巡视全体学生,对个别小组进行技术、小组协作方面的指导;对于一些进程特别慢的小组,可以要求他们降低效果期望值,而保障作品的相对完整性。
  生:学生分小组进行作品创作,实践探究。每个人完成自己负责的栏目的制作,小组内开展自评、互评,根据评价意见修改完善。小组成员要明确目标,进行反思和调整作品制作过程;最后完成作品并自我完善。期间要相互讨论,明确设计思路和方案,并做好记录。
  2)完善作品、发布作品。
  生:小组合作,把各栏目的作品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表现好的组提出表扬,表现差的指出不足。要求小组把作品传输到教师机的共享文件夹中,教师管理观察学生作品发布情况,并督促剩余小组完成发布。
  生:把完成的作品发布教师机共享文件夹上。
  2.4交流展示、评比总结
  这是活动的高潮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后的交流展示。由于主题不同,每次的活动形式也应不一样,或竞猜或辩论或表演或展示……不管哪种形式,策划者都要尽心尽力,主持人要有出色的表现,这样才能使活动充满激情。
  1)展示作品、提高认识。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在各小组介绍作品时,学生必然会将自己方案中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地方作重点介绍,其中有些技术问题或精彩部分允许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这必然引起争议,在课堂中自然就会有过程评价这一环节,这时教师将起到评价导向的主导作用。学生将会在教师的精心组织、正确引导之下不断完善自己。
  2)评奖激励、开辟阵地。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根据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评出多媒体作品“最佳创意奖”、“最佳版面奖”、“综合分数最高奖”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反思,增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增强自学能力。 评奖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是只重结果,让学生在浓厚的激励氛围中获得肯定。
  配合评奖活动在学校网站中或班级主页中专门开设了作品展示栏目,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我,流露真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了成功。
  3)总结延伸,升华情感。同学们通过亲自参与并完成主题活动“泉州看透透”后,不但对家乡泉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PPT软件也有了更深体会,收获是多方面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