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引领学生踏踏实实“做”科学

作者:王兴林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次改革中,农村小学亦然。从《自然》到《科学》的变化,不仅仅是教材名称的变化,而且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变化,是小学科学教育史上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在新旧课程之交,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也比较多。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教师必须学会面对这次课程改革,本着务实求真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远离浮躁和肤浅,引领学生踏踏实实“做”科学,“真刀真枪”地搞研究。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做”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好奇心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事探究活动的原动力。德国教育家普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应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现代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把握课程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努力使自己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成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开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认真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新奇的问题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行,对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潜能。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学习,主动探究,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在研究《磁铁》一课时,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个“⊥”形支架,放上一个圆形磁铁,它掉下去了;再放一个圆形磁铁,咦!它却悬浮在支架上,用力按下去,又被推上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节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磁铁许多的秘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求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科学的奥秘,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体验“做”科学的内涵
  
  科学课之所以能在学校的课程中赢得一席之地,在于它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一种独特的贡献,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引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有结构的活动,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做”科学的内涵,激发学科学的乐趣,增长“做”科学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短短的四十分钟,很难体现这整个过程。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体现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探究过程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观察探究,例如《观察一棵大树》一课重在观察;也可以是一个制定计划的探究,例如《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一课重在实验计划的制定;也可以是一个分析解读、实验操作、假设推测的探究等。
  学生亲历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应是学生熟悉的、引起他们兴趣的、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在教学目标上应该把科学素养的各个领域融合在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培养。在时间上,一个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在课外完成,需要课内外的融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把学生限制在四十分钟的“围城”里,教室外可能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
  
  三、善于把握追问时机,拓宽“做”科学的思路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新奇的发现、新异的想法和不经意的失误等,这是非预设性的,是随机生成的。教师对它应有正确的认识,把这些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中,在冷场时及时调整,在出错时及时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学是真实自然的,一旦出现意外,应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它,而追问恰是处理这些意外的一种良策。教师要善于把握追问的时机,通过追问,使学生“做”科学的思路更加开阔,达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追问,从字面上讲,就是不断地问下去。在追问中,问出了探究的方法,问出了研讨的思路,问出了注意的事项,使学生的探究更加完美,思路更加开阔。这和“1∶1”的问答式教学是有区别的,因为追问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的。这恰是一些教师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当学生对探究的思路感到迷茫时,或者出现不经意的失误、有新的发现之时,教师应对这些细节进行追问,拓宽“做”科学的思路。如在教学《纸的观察》一课时,要求学生观察一张打印纸。学生分别从颜色、形状、厚薄、轻重、光洁度等方面描述纸的外部特点。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用力快速甩时,纸会发出响声”,边说边演示。由于用力过大,纸被甩烂了,裂开一道缝。我抓住这一细节,说:“这个同学的想法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把纸撕开后观察。我们也学学他,撕开后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纷纷撕开纸观察,发现纸不会沿着直线撕开,纸边毛茸茸的,用放大镜看,一根根的,这便是纸的纤维。通过引导,使学生转换观察角度,剖析细节,从外部特点引向了内部纸的纤维的观察,这也恰是纸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主要特征。科学课上,这样的细节很多,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细节进行追问,剖析细节,进一步拓宽“做”科学的思路。
  
  四、恰当处理探究与研讨的度,踏实“做”科学的实效
  
  小学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科学课上,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研讨依然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的合作交流,使学生亲历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培养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是,一些教师对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有效研讨的把握以及自主探究和研讨的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做”科学的实效。
  在自主探究活动时,教师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和时间。有的教师一节课安排许多项活动,结果每一项活动探究都不深入;或者安排的活动单一,探究活动时间过长,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甚至出现“完全放手,一切交给学生”的现象,结果学生缺乏研讨,漫无目的去探究,难于达到教学的初衷。学生研讨时,常常出现场面难于控制,或者即使在讨论,话题也已经偏离正道的问题,造成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科学课学习的实效。
  教师要把握自主探究和研讨的度,踏实“做”科学的实效。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设置,恰当取舍,灵活安排探究和研讨的时间。每一项活动时间要充足,活动落实要到位,规则要明确,使学生“安安静静探究,仔仔细细研讨”,在探究与研讨的内涵上做足文章;其次,教师要加强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不流于形式。在探究和研讨时,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发展。要使学生明确探究和研讨的方向,提出恰当的要求,明确注意的事项,并作好合理分工;同时,教师还要作为一名积极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引领者,参与学生的探究和研讨,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帮助;第三,恰当处理探究过程中的研讨,使学生做到“实验时不研讨,研讨时不实验”,根据研讨的方法去实验,结合实验获取的事实去研讨,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总之,恰当的处理自主探究和研讨的组织和实施,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去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踏实“做”科学的实效。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根植于科学课程改革这块沃土,远离浮躁和肤浅,引领学生踏踏实实“做”科学,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研究,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