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谈小学高段数学概念教学的开放

作者:马彩霞




  
  二、开放概念探究的过程,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概念的形成不是靠死记硬背,需要一个过程。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教师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分类、动手操作探究、讨论等活动,感悟、体验平行四边形丰富的特征。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精彩纷呈,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建构主动而积极,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我只设计了“观察平行四边形,它们可能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平行四边形确实具有这样的特征吗?你们是否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两个活动。学生们通过画平行线的方法、测量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对折图形的方法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通过测量角的大小、折叠图形等方法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还顺带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角之和是180度,内角总和是360度。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在后来感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制作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等环节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似退实进,比教师一味的灌输效果更佳。我在以往的教学中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学生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被淹没在枯燥的形式中。
  
  三、开放概念的应用过程,让概念的提升水到渠成
  在以往概念的巩固中,运用的较多的办法之一是对比,比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对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运用得较多的形式是“判断”,比如判断“两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是否正确。这些办法和形式纠缠于枯燥的字眼,对于有着生动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但是通过应用、实践进一步理解、提升的概念却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在本案例中让学生选择材料——小棒、几何钉板、尺等等做(围、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思考四根小棒可以搭成几个平行四边形,各种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这些开放性的应用问题需要调动学生所有的探究结果,激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断得到提升,思维越来越严谨。学生的思维从有限到无限、从有形到无形,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在想象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四、开放探究的时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概念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争辩的时间。学生和我一路磕磕碰碰地走来,最后“迟到”了,我没有来得及展示精心设计的练习。但是听课的老师和我自己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因为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些时间。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的基石,更要舍得花时间。欲速则不达!让我们的预设给学生自由挥洒的时间、空间!
  责任编辑:李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