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校本管理未必是一朵结果实的花

作者:易希平




  一、校本管理的缘起与界定
  
  校本管理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德克萨斯州,80年代中期逐渐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美的教育改革运动。之后扩展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
  概括起来,校本管理产生和兴起的背景有如下几方面。首先,长期以来传统外控式的上级教育机关高度集权的学校管理体制(科层结构的教育管理体制)被实践证明了是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比如:教育系统的官僚化,科层化造成了整个学校制度的异常庞大,臃肿,人浮于事;学校运作缺乏灵活性,管理僵化;学校对新情况的应变能力极差;有限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极其低下,教育浪费现象严重等等。第二,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与管理工作的改革协同一致。从学理上讲,教育改革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社会层面、学校管理层面、教育教学层面。当教育教学活动为适应教育质量提高的要求而进行改革时,学校管理如果仍是原有模式,那么,教育教学改革就会因得不到学校管理层面的支持而无法进行。因此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即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校本管理改革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部分,它的缺失将影响到其他部分,直至整体。第三,现代学校所面临的办学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单靠政府开出统一的药方难以医治现代教育的各种痼疾。学校管理的统一化、一致化、模式化使学校缺乏个性和特色,难以适应现代多元社会的需求。
  校本管理的基本内涵是教育主管部门将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情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财政的预算、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的决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达到变革学校已有的管理体系,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它包含了这样一些要素:学校管理的决策权应该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下移到学校;那些最接近决策的实践、最易受决策结果影响或对决策执行负有基本责任的人是决策的制定者;学校教师在校本管理中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学校将在财政、人事和课程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权力。
  校本管理的基本特点是自主+共同决策。学校自主主要包括财政、人事和课程等方面的自主;共同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有时也包括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决策。比如经费的使用,人员的聘用,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以及其他各种事务。
  
  二、校本管理未必是一朵结果实的花
  
  从严格意义上说,教育管理改革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它仅强调变革的事实或变革的主观愿望,而并不涉及价值判断。因此,教育管理改革并不等同于教育管理进步,只有当教育管理改革被证明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变化时,教育管理改革才能体现其进步的意义。我们认为,校本管理所蕴涵的理想和价值观是值得追求的。但是迄今为止,即使是在校本管理的原生地欧美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学校获得自我管理资格和改进学生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事实上,校本管理的功效往往是一种假设,是一种价值预设,往往是用抽象的价值判断代替具体的事实判断。
  以美国为例,审视校本管理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校本管理在实施中遇到了诸多挑战。第一,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主张学校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家长、学生、教师、基层管理者参与共享的民主决策。然而,具有广泛基础的参与决策显然与贴一张“校本管理”的政策标签是有根本区别的。在很大程度上,决策权只是虚假地回到了基层学校。而且,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还必须只是听命于学区中心行政机构,接受其相应的考核,接受地区、州乃至联邦行政机构的复查。那么,很难理解校本管理除了作为文字游戏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意义。第二,校本管理的职能仍然是在传统的法律、政策制约网络之内发挥作用,校本管理者仍然是在一系列严密的传统规则和政策体系下工作,而这种网络和体系正如校本管理还未到来时一样,极大地限制了教育改革的进程。第三,人们对校本管理的期望和承诺往往过高,以至于许多地方发生了期望和承诺无法达成的情况。比如说校本管理承诺将资源和人事的决策权下放给学校但实际上很少真正兑现。第四,校本管理的有效实施除了要求权力下放,还要求将上级部门由于地位优势所拥有的决策所必需的知识和信息下移给学校,并让学校掌握和控制奖赏权,以使学校获得做出有效决策的真正的能力。但是实践中知识、信息和奖赏并没有交给学校。第五,管理工作的改革不能很好地与教育教学的改善结合起来。校本管理承诺了要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或者说学生学业成绩的目标。但是迄今还没有以实际数据为基础的有关校本管理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全国性研究报告,也没有任何文献表明,在实施校本管理的学校里,学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而这在特别注意改革实效的美国是至关重要的。
  正是由于上述或自身的或外在的诸多挑战,校本管理在原生地美国并没有给教育进程带来了重大变化,并不是一朵结了果实的花。更何况,淮南橘淮北桔。校本管理若想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则必须经历冲突、变异、融合的艰难历程,如果简单地采取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做法,那么,校本管理在中国必定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校本管理在中国不仅要面对上述欧美式的挑战,而且还会遇到中国式的挑战。首先,从观念上看,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同质社会,大一统、集权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些观念随着历史的惯性,穿越时空,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这些观念在教育管理实践上反映出来的必然是外控、一元与集权的价值观。这恰恰与校本管理所倡导的内控、多元与分权的价值观相对立。其次,从学校外部环境看,与西方校本管理相比,我国的校本管理虽然也指向学校自主权的扩大,但以国家、地方的规定为前提,受到干预的程度要大得多。再次,从学校自身环境看,西方的校本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之后提出的,这场运动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理论素质好,专业学历高,具有从事研究的素质和能力,有主动决策的意识。而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应试教育中,他们的教学能力较强,但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缺乏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素质,缺乏主动参与学校决策的意识。
  
  三、校本管理揭示教育管理改革的导向,而不是提供具体模式
  
  前文指出校本管理在原生地欧美、在异国他乡中国都不是一朵结了果实的花。而且,国内外众多教育管理专家、学者也针对校本管理提出了类似的看法。比如,政府想要控制教育系统的愿望将意味着政府对学校的自治是会附加各种条件的(布什);传统的校本管理“使学校管理者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并面临着更多的考核,但在我看来,它不会给新世纪的教育进程带来重大的变化”(汉森);“随着多年来很少有证据表明校本管理导致了学校绩效的提高,教育家和决策者们越来越对在改革教育中使用分权化管理的方法提出质疑”(Wholsfever&Mohrman1996)等等。那么,校本管理的提出是不是多余的,校本管理是不是天生就是一朵不能结果实的花?窃以为,校本管理并非空穴来风,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提供教育管理改革的具体模式,而是揭示教育管理改革的导向。
  我们知道,不同国家、地区由于情况不同,学校及其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自然就不同,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可以这样说,即使各国都在谈论校本管理这个相同的学校管理问题,但其背后所反映的政策、实施条件、制度、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却大相径庭,而且具体实施也会因地、因人、因事而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校本管理”概念本身,不能仅仅关注某国某地区具体的校本管理模式。否则,校本管理就可能停留在仅着眼于“与过去不同”的表层,甚至可能走入单纯追求出新出奇的误区,而不能深达理性的层面。我们真正从校本管理身上得到的启示是:校本管理揭示了教育管理改革的导向,即以分权、内控、多元为导向的教育管理改革。它强调现在的教育管理,在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外控与内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平衡点要向个性、多元、内控、分权偏移。并且,我们要有能力去发展一种简练而精准的理解方法,以便能对这个动态的平衡点作出即时的调整。也就是说,校本管理理念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教育管理是共性太多,个性不够;外控太强,内控太弱;集权太多,分权不够。而不是说分权化的校本管理一定优于集权化的传统教育管理。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无论是分权化的校本管理还是集权化的传统教育管理都有其优势的一面,也会滋生一些不良的东西,比如:传统外控式、集权式的教育管理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规模的扩充以及学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我国,大量事实证明,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合并与布局调整、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这类重要工作,如果缺少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推动,干预与控制,几乎是开展不下去,更别说高效率和高质量地落实了。而且,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作为一个再生产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重要场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会也不应放弃对集权化或绝对分权化的简单而理想的模式,而是要有能力找到集权与分权,外控与内控,一元与多元之间的恰当的动态平衡点。并且如前文所说,这个平衡点要向多元、内控、分权方向偏移。
  
  参考文献
  [1][3] 冯大鸣.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眼C?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71,164.
  [2] 吴志宏,冯大鸣,周惠方.新编教育管理学?眼M?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 王俊明.西方的校本管理与我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比较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