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班丑”不可外扬

作者:宋 嵘 刁云侠




  每当新的学年度转换,有些新教师接手新班级时,总会觉得学生不听话,工作不顺手,管理不上路,因而常常是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极言班级之丑,对班上存在的不足大加宣扬或大肆夸张,如“真没想到,这个班竟然这么差!”“原来这个班上的差生这么多!”“那个××简直就是个白痴!”等等。这种情形恰似一个百般挑剔的买主,逐一列举货物的缺陷或不足,千方百计地贬低它的价值。教师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心理原因。
  首先是急躁心理。大凡这类易发牢骚的教师,往往都是一些很爱面子、上进心很强的老师。他们接班后,急于求好,结果欲速不达,因而产生怨气。
  其次是推卸责任心理。此种表白想让大家知道的是:班里出现的缺点或不足,在我接班前就已经存在了,根本不是我造成的,责任在前任教师。
  最后是彰显能力心理。这个班基础如此之差,那么倘能转化好了,则是我的成绩;倘若转化不好,也不是我的能力不及。
  
  一、“班丑”外扬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宣扬班级缺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是对前任班主任工作的否定,夸大其辞更是一种诋毁,极易损伤其自尊心。新班交接需要全面了解情况,更需前任班主任的支持和帮助,“班丑”外扬无疑是给人泼冷水,让人失去帮助热情。
  2.不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教师眼睛盯着学生的缺点,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评判学生,说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好,极易使师生间造成一种距离感,不利于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学生们在前任教师眼里,很可能是“宠儿”,是“好孩子”,过分的求全责备,必使学生有“失宠”之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不利于班级威信的树立。“班丑”外扬给全校师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班集体。一个集体,一旦“名声”受损,就会严重损伤每个集体成员的自尊,他们会觉得矮人三分,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4.不利于教师形象的树立。若一个教师对新接班级里存在的不足津津乐道,不厌其烦,那么,这个教师的品德、能力就令人怀疑,在同行心目中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
  5.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些基础差的学生也许正想利用升级、换老师等一些契机,希望在新老师不了解自己底细时来个改头换面,重新做人。揭“短”无疑是毁灭了他的希望,使他丧失了进取的信心。
  
  二、教师应对“班丑”的策略
  
  1.正确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级也是如此。由于教师与教师的素质不同,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管理学生方式的不同,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不同,接新班后,师生间的不适应是正常的,不默契更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师既要正视不足,又要肯定长处。
  2.正面宣传。新教师接新班,要尽可能地发现班里的闪光点,积极地宣传“班美”。不要像“买主”那样,已经认可了货物的价值,嘴上却尽挑毛病,心里偷着乐。而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气可鼓,不可泄。
  3.学会“遮丑”。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新关系、新环境,建立一个新的班级形象。对班里某些学生的缺点,教师可佯装不知,淡化它,给学生一个改进的机会。教师不要老抓学生的“小辫子”,让学生把缺点背一辈子。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新的班级建设,有利于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