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数学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金振宇
片段描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学生能初步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为我教的是28位学生一个班的小班,结合小班教学的优势,我定的教学目标适当比教材上拔高了一点:不但要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两种间隔排列的物体直着排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的规律,而且要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两种间隔排列物体围起来排时“两种物体个数一样多”的规律,基于以上两个教学目标,我分别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在实践和反思中有了以下两点感悟。
感悟一:学习活动的材料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
针对学生需探索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存在“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这样的规律,我在课始“感知规律”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因为上课的时候正好还有几天就是国庆节了,于是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把一些小红旗用夹子夹在一根线上布置教室,活动时先让学生用夹子夹一面小红旗,预设学生会分别用2个夹子从红旗的两头把小红旗夹在线上,然后2面小红旗要用4个夹子夹,在这个时候老师提出来能不能想办法用4个夹子夹3面小红旗?肯定有一些学生会想到中间的夹子可以同时夹住两面红旗的各一头。这样先给学生一个矛盾冲突,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学生通过用4个夹子夹住3面小红旗能非常直观地感知到“两端的夹子比中间的红旗多1”这个规律,产生强烈的认知体验。但当老师让学生想办法用4个夹子夹3面小红旗时,学生却直接用一个夹子夹住小红旗的中间,这时老师才发现,自己给学生提供的小红旗有问题,首先红旗不大而且纸张太硬,中间用一个夹子也能把它夹得两头不搭拉下来,这时老师只好无奈地说,假如在小红旗的两端都要夹夹子应该怎么办?这样一来,课就显得十分牵强,这个活动原先预设的强烈的认知冲突也没达到预期目标。
反思调整:以上学生活动纯粹是因为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不科学而发生了偏差,所以我想如果把三角形的小红旗改成正方形的手帕,前面出现的意外就可以避免,但情境的创设就不那么自然,学生的兴趣也就会受影响,于是我还是在小红旗上动了一点脑子,重新把小红旗做得稍微大一点并选用了软一点的纸张,这样学生再用一个夹子夹在一面红旗的中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布置教室是为了美观,而这样夹,小红旗的两头都搭拉了下来,不好看,使学生很自然感受到必须想个办法既要把小红旗的两端都夹起来又要节省夹子,这个活动的实施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感悟二: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尽量让学生产生需要活动的内在需求
为了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围起来时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这一规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用几个圆片和几根小棒间隔排列但要围起来摆成一个圆圈,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摆了以后能直观地看到这样排圆片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是一样多的,发现了这个规律以后,在后来的练习中却出现了意外,学生老是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学生对前面“间隔排列直着排的两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这个规律体验非常深刻,而后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围起来时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这个规律的得出没有引起他们太大的兴趣,因为后面这个活动老师设计时简单化了,只考虑到学生能通过这个活动来理解规律,但没有考虑学生对这个活动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进行此项活动的需求,导致学生感知不强烈,学习活动效果当然也不会好。
反思调整:为了使学生在活动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调整,从学生最熟悉的事情“排队”入手,让两组同学(一组3男2女,另一组3男3女)根据老师的要求来排排队,要求两个男生中间夹一个女生。第一组很快排好了,第二组却排不起来,老师让学生想办法,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让一个女生下来,有的说再让一个男生上去,老师则说既不能增加人也不能减少人,这时有几个学生爆发出了兴奋的声音:老师,我知道了,可以让他们6个人围起来排,这样就符合你的要求了!当学生围起来排成一圈的时候,全班发出了欢呼声,此时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两组队伍的对比,两种排列规律的对比,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多么强烈的体验呀,这样老师还用担心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只记得住前面一个规律吗?
片段描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本课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因此我在课的开始精心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可当我走进了课堂进行实际教学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次活动的失败,又让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感悟三:教师情境创设和语言引导的不当使学生活动产生偏差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特征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美,我想到了剪纸,可以从剪纸入手,让学生先欣赏美丽的剪纸,在美的感受中产生活动的需要,然后我马上让他们亲自动手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想剪什么就剪什么,然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把这些作品分成两大类。对称的这一类就是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给它们取个名字,由此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预设这个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熟悉喜欢的事物入手,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折一折等,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个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课一开始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美”字,然后问学生:看到“美”,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说:美丽的景色、美好的事物等等,于是我很自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剪纸作品,学生边欣赏图片边发出惊叹声,当时的课堂气氛真是美妙的很。我趁热打铁,问:你现在想不想亲自动手剪一副美丽的剪纸作品并展示出来?学生激动无比,马上进入角色,认认真真地拿起了彩纸……1分钟过去了,2分钟过去了,3分钟过去了,我有点着急,因为我发现全班学生都在反复地折,比划来比划去,小心翼翼地想剪出一副最漂亮的作品。这可怎么办?我原来设计的学习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把纸对折剪或不对折剪,剪出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两种情况,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对称图形的特点,以此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学生因为受前面美丽的剪纸作品的影响,尽量把纸多对折几次,把图案剪得复杂漂亮,这样学生不但花费了很多剪得时间,最主要的是他们剪出来的图形根本不是我们课堂上学习所需要的呀,这好像不是数学课而是美术课了。当然,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本来就是我定的情感目标,但由于情境创设和语言引导都有问题,把学生引偏了本节课的方向。
反思调整:在第二次教学时,我省去了欣赏剪纸这个环节,就让学生剪一幅喜欢的图形,可以对折了剪,也可以直接剪,在学生动手剪得同时,我在一旁鼓动学生:剪得快的同学可以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因为想展示作品,学生动作就快多了,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把纸对折一下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就开始剪,有的学生则不对折,直接在纸上画了一个自己会画的简单图形就开始剪,很快,黑板上出现了对折以后剪得对称图形和随意剪得不对称图形。我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分类的环节……其实我调整的地方并不多,但却是一个明显的对比,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我的本意非常好,想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学习活动的需要,但学生的表现却远远出乎我的意料,以至于这一个环节既浪费了时间又没能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而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在情境创设上作了一点调整,省去欣赏剪纸作品这个环节,在学生回答完“看到美字,想到些什么”以后,直接让学生剪一副自己喜欢的美丽的图案,而且老师用语言暗示剪好了可以先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加快速度,根据自己现有水平和已有经验,很自然地剪出了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图形。
后记: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和思维特点,学习活动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实不然,很多老师还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想象活动的效果,而对学生现实情况没能作全面准确的分析,设计了不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无效的学习活动,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严重的时候会破坏整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说老师光知道设计学习活动也不行,怎么样才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更是我们要反复考虑的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多调整,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灵气。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