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在有效引导中引出有效课堂
作者:钱明辉 汤春燕
师:就请同学们迅速地读一读,你觉得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
生: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师:谢谢你,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剖”吗?(生小声地交流)其实啊,暑假里我们吃哪种水果的时候,用这个字?(停顿)一刀下去,是啊,一刀下去,一分——
生:两半。
师:玛丽号的船头就像一把刀一样,一下子就把诺曼底号撞开了一个——
生:大口子。
师:好的。其他同学呢?你有什么准备?(到另一方向)你来说。
生:我是找到这句话: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你可以把最后的句子再读一读吗?(生读。)
师:同学们,为什么不是“流”呀?请坐,你来说。
生:因为玛丽号巨轮是全速前进撞过来,肯定口子很大,如果是“流”的话,说明水不急,用“涌”这是说明水一下子全部都进了船里面。
师:谁来把这一句读出这种体会来。(巡视着举手的学生)请你来读,好吗?
学生练习读,教师边读边指导。
片段2:
师:好的,同学们,从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这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这次船长是怎么指挥的?
(生看书。)
师:请你来说。
生:船长是这样处置的: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好,他找到了这句话,同学们看一看,这是在整个船长对话过程当中的一句。
师:嗯,找到这段对话的同学请举举手看。那我们来把整段的对话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请你读一读,好吗?
(生读。)
师:请坐。同学们,老师打开了这幅画在屏幕上,咱们一起来看看。
师:是的,够了,这20分钟足以给每个船员生的希望。人们还了解了什么情况?那位同学你来。
生:人们还了解到,如果男人走在女人前面,奥克勒大副就可能开枪打死他。
师:这是哈尔威船长下达的一道命令。哈尔威船长其实下达了两道命令,还有一道命令是——(生欲言又止)
师:谁来看着屏幕,把这两道命令读好,来,像船长那样。请你来读,好吗?
(示意学生朝着大屏幕读。)
生: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你读得非常的努力,确实也有那么一点斩钉截铁下达命令的味道。谁来读得更好。请你来。
(生继续练习读。)
师:他真的会开枪吗?请你来。
生:奥克勒大副他不会开枪,因为这是在威胁那些男人,他们把秩序,把整个秩序都搅乱了。
师:这是你的意见,其他同学呢?好,请你来讲。
生:我认为奥克勒大副会开枪,因为如果男人走在女人前面就违反了秩序,这样的话呢那些船上的人就有可能会死,所以说奥克勒大副会开枪打死他。
师:打死他一个就有可能——
生:打死他一个,就可以杀一儆百,那些人就会服从他的命令。
师: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我觉得你更适合做船长。因为你知道在最危急的时候,在最迫不得已的时候,船长,只能这样去做。这样才能保证拯救船上的绝大多数人,这,是作为一名船长的权利,当然也是他的——(生:职责)从这番对话当中,你又感觉到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船长?请你说。
生:我觉得,噢,我觉得他是一位指导有方、镇定自若的船长。
生:我觉得哈尔威是一位做事果断的船长。
生:我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位忠于职责的船长。
师:忠于职守,把自己的职责考虑得是那样清清楚楚。真好。同学们,把你对哈尔威船长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来表现,好吗?
片段3:
播放一段音乐,教师在音乐声中朗读:
船长哈尔威巍然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
师:同学们,望着这无情的大海,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哈尔威船长说。但是,老师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这样吧,我把自己“伊妹儿”的地址留给同学们,你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把你想提的问题,通过“伊妹儿”跟老师联系。现在,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次对话,好吗?
反思:
在今天,一堂好的语文课已不仅仅再是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这样单边的活动过程,它应该是师生共同交往的互动过程。在我们这几年的许多语文课堂里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看似“主动”的表现,忽视了“有效”二字,使得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雾里看花花更美”的意境。学生固然应该关注,但学生毕竟是教学的对象,他的主动性、他的热情、他的思维、他的所有有效参与行为都离不开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引导。传统的引导教学重知识梳理,忽视在引导中让学生情感、意识、经验的活动式参与,呈现单一化,演变成“教师中心论”。课堂教学改革又摒弃“教师中心论”,于是,当前许多教师在现阶段的课堂中不敢引导,不会引导,生怕又陷入“教师中心论”的泥淖。其实,新课程依然呼唤引导,但它的引导是“师生共同交往”的过程,即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答案,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所呈现的语文情趣、语文视野,促使自己语文生命意识的提升。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才能真正“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教师究竟怎样才能称之为“有效引导”呢?
一、引导中引出体验
语文中的感性认识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的文本世界,与文本交流的方法同样是感性。因此,让学生用原生态的情感去接触文本,有利于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的认识及情感的提升。我们都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在一次次有意识活动中无意识形成的,它就像库房的原料,需要提取才能出来,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的体验不是接触文本马上就会将生活经验移植进自己的情感世界,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应该抓住能够切入且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入口,有层次地引入。如上述片段1中,“你觉得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教师的引导就非常巧妙,首先明确了“灾难是可怕的”这个支点。“可怕”对学生来说熟悉吗?太熟悉了,生活中有许多经历过的。这样,学生就能从生活中提取“可怕”的经验;另外,教师的引导中又明确“从哪里”,这里的“哪里”对学生来说都知道是从文本中去找,范围在无形中就限定,学生思考的方向也就明确了,通过下面的读、找,很自然的将学生的情感引进那场“可怕的灾难”,“口子的大、水的涌、人的慌乱”不自觉地从学生嘴里流露出来。相反,教师如果跟当初的所谓“开放教学”一样,让学生先找“你有感受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看法来谈谈”,这样看似开放,结果会是怎样?学生路走远了,教师也只能随着学生走远,情感就会像水中波纹一样慢慢散去。
二、引导中引出思辩
我们课堂中的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态度、价值观、情感又是丰富多彩的,他们面对的是充满着“模糊”的语文。因此,课堂的有效性主要看有没有“学生思维”这“不确定性变量”的存在,而学生这一“变量”又依赖于教学中“引导”这一“确定性定量”,因为只有有话题才能有思辩,话题何处来,教师引导中来。因此,只有两者和谐地统一,互为依存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课堂。过去的课堂,为什么时间多,实效性却很低,主要是过多地依赖于“教师引导”这一“确定性量”,引导不深入,引导无异议,引导中不需要学生去思考。引导成为形式了,学生也成了形式,学生的“不确定性变量”无法去“变”,导致走向单一的说教式。在上述片段2中,当学生真正会读“让每个人都到小艇,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句话后,教师适时抓住“你就开枪打死他”这一“定量”引导,这一“定量”到了学生头脑中又会产生“是否会开枪”这一“变量”。教师觉察到了,于是,“真的会开枪吗?”成了教师引导的亮点。因为“开枪”与“不开枪”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都有理由。“开枪”这是命令,这是无形中尊重妇女的表现,人格魅力彻底展现;“不开枪”这是符合人物个性的,因为他们在我们眼中的形象本身就是流露出人道主义的,“开枪就会给“人道主义”打上“烙印”。学生思维展开了,辩论出来了,学生的“思辩”也变成了“不确定量”。在不断争辩中,最终从学生嘴里流出了“一位指导有方、镇定自若”的船长形象,形成了符合学生情感意识的“定量”,真正完成了“定量——变量——定量”的有效统一。
三、引导中引出“沉默”
有效的课堂不能只是对课堂现状结果的追求,不能满足于将全部内容全部倒出,而没有一丝可供想象回味的时间。学生需要时间去思考,需要时间去自我回味。这种回味更多的是自我的心理感觉。此时的引导应该是将学生引向“沉默”,适度的“沉默”能让学生对文本价值观、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引导中的“长效效应”,它是课堂时间的无限延续。教师的引导应引在学生敏感处、引在学生思考处、引在学生幻想处,这样学生就会在“沉默”中真正展现他那“富有童稚的心灵”。如上述片段3中,当学生读完展现船长英雄气概的话后,教师并没有瞬时让学生去理解,而采取“延时”的引导,“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哈尔威船长说,但是,老师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这一巧妙的引导将学生从文本的意境中唤醒,以一个读者身份去审视“哈尔威船长“,把时间留给了孩子,就等于把真实的思想留给了孩子。它不是告诉,是一种自我唤醒,学生对此的思考是那些客套的“伟大、高尚”的话语无法相比的。
课堂需要开放,只有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开放,才能真正让学生“小口常开,小脸通红,小眼发光”,真正成为灵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