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小学中年级作文儿童化观察的实践

作者:王乐之




  
  5.开启个性探测,推动独特性观察
  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有尊严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个体自我观察中的联想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是语文新课标对作文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开启个性探测,推动独特性观察,让他们的观察打上深刻的个性烙印。
  学生的观察过程是学生主动地自我构建过程,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独立的创造。同样是仰望天空,看到太阳、星星、月亮,联想各不相同。学生的独立观察、独特观察会使他们从飘扬的红旗中找到风的影子;从一滴滴雨中看出云妈妈的伤心……
  
  6.联系童语规范语,启动链接性观察
  人的知觉形象用词表示,是和词联系的。观察时有语言参加,就能把所感知的事物归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更好地理解。
  儿童有两套语言系统:一是正经话,就是按照大人的意愿或学习规范的表达方式讲的话;二是伙伴语言,就是与伙伴交流的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如何联系这两套语言,启动链接性观察呢?
  我们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的话语系统,鼓励观察时引发原汁原味的儿童语言。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让学生心理和感官上先快乐起来,然后让他们自由地边看边说。在美的欣赏中一句句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语言诞生了。在写的过程中,我把捕捉到的孩子们在观察中说的话大加赞赏,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我们不要只满足于孩子自己的语言,为了他们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在观察中链接规范的书面语言,有两种方式:一是正链接,即观察某事物时,在脑中搜寻课文中的相关词句。如观察黄昏的湖面,想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二是反链接,即在课文中学到某种事物的观察、表达方法,去生活中找这种事物。如学了《课间十分钟》,去操场上观察丢沙包活动,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表达的。这样把课文中的语言和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规范的语言。
  
  7.重视平时积累,坚持随时性观察
  小学生的观察分定向观察和非定向观察。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尚小,知识肤浅,能力薄弱,因此有必要在观察生活时给予定向。然而中年级是培养观察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只进行定向观察不利于学生观察兴趣、习惯的培养及观察内容的儿童化、丰富化。教师应开放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积累,坚持非定向的随时性观察。
  固定的空间,流动的时间。同一个花坛,一年四季大自然都会赋予它不同的变化;同一个教室,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戏”;透过一个家庭的窗口,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现代化多媒体的运用,更是能让我们于屏幕之中知过去、游未来,我们时时都有丰富的观察材料。
  不定的空间,不定的时间。儿童的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采蜜本,随时随地留心各自生活中有趣有益的活动,及时记录下来,一句话行,几句话也行,并将观察记录进行归类整理,写成观察日记,定期进行交流,教师则充分肯定学生。这样,他们对观察会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能够坚持观察。
  抓住突发的观察契机。生活并不是平静的,经常会发生一些偶然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我们可以趁势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晓波.儿童的解放[M].北京:新华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浩,戴汝潜.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4]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选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朱国忠.启动作文的本真观察.当代教育科学,2005(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