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

作者:王其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摆脱机械讲解,生硬灌输,僵化记忆的误区,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笔者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很多成功的教学课例,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 联系生活,让词语“长”起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教学片断:
  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指导学生理解了其他的词语,但却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下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写好后,教师评改)
  生:(读)“这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那乱蓬蓬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生:“这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可是已经很老了。一张又老又脏的脸黑得像锅底,连那些深深的皱纹里也都布满了灰尘,密密的胡须又脏又乱,好像从来没洗过一样。”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思考:理解“饱经风霜”这样难度较大的词语,很多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查词典,记忆词典中现成的意思,以查词典来代替理解的过程,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深奥的语言。那样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只能是抽过筋、扒过皮的词语的“骨架”,收获甚微。于老师没有用语言直白的告诉,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联想和想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眼前所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与他们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与他们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形成五彩缤纷的精神的花园,词语的种子就在这肥沃的土壤中悄悄地萌芽、长叶、开花、结果。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只有在与生活的联系中学习,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的意义。
  
   二、 肢体唤醒,让词语“活”起来
  
   《梅兰芳学艺》教学片断
  于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紧盯”和“注视”时,先让学生熟读含有两个词语的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接着请了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让他站在椅子上,教师举起手中的话筒演示鸽子在天空中飞翔,让学生的眼睛跟着“鸽子”转动。于老师说,这就叫“紧盯”。于老师又将手中的话筒放低,演示鱼儿在水中游动,学生的视线又跟着“鱼儿”转来转去,于老师说,这就叫“注视”。
  于老师在教学“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一句时,他先把两个孩子扶上凳子,然后说,你俩现在就是梅兰芳,你们不用开口,请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看到我很高兴。学生一听,便眉开眼笑地望着于老师。接着,于老师又诙谐地说,你们再用眼睛告诉我,看到于老师很生气。学生便怒目圆睁地瞪着于老师……于老师告诉孩子们,这就叫“眼睛会说话”。
  思考: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无生命的。于老师不是生吞活剥地对学生进行独白,而是巧妙地借助肢体语言唤醒学生意会。通过肢体动作的演示、现场的观察和直接的领悟,使静止枯燥的文字符号在学生的眼前活起来,美起来,亮起来,获得了生命的动感,词语的丰富内涵实现了直观的彰显和灵动的外化,从而和学生的感性世界和精神领域产生了互动和交融。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是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人文关怀的。
  
   三、 情境表演,让词语“动”起来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几个词肯定懂了。谁知道他们的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的表演,看了你们就会懂的。现在,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从四面把于老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气势汹汹”这个词你们还没读懂。你们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想一想。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来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把营养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该上前去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是“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思考:文本中的词语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蕴含着蓬勃生机的言语生命。词语教学必须让学生进入词语所描绘的情境,词语才能焕发出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召唤着学生去捕捉词语的丰富内涵。于老师抓住学生喜欢展示,乐于表演的特点,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的“场”,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教师和学生沉浸其中,兴高采烈地表演,入情入境地感悟。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词语符号,而是一个个立体的可触可摸的人物形象,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活动画面。当这些人物形象和活动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跳跃时,词语的意思已经跃然纸上、豁然开朗,语言的意义就在学生的心中创生了,活化了,灵动了,定格了。淋漓尽致的情境表演,恰到好处的智慧点化,能使学生在心中长出一双灵动的眼睛,敏锐的窥测到课文中的丰富内涵;能使学生在心中长出一对灵动的耳朵,迅捷地捕捉到语言中的美妙声响。
  
  四、 巧妙拓展,让词语“胖”起来
  
  《梅兰芳学艺》教学片断:
  
  师:哪位同学知道“大师”是什么意思?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师:“大师”是什么意思?
  生:很著名的那些人。
  生:学得很好很好的人。
  生:可以教别人的人。
  生:可以当老师的人。
  ……
  学到这里,于老师随机给学生讲了一些梅兰芳的小故事:梅兰芳在1937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时踊跃义演赈灾;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屠杀中国人,他非常气愤,蓄须明志,日本人多次请他去唱戏他都严词拒绝。在那期间,梅兰芳以画画为生。梅兰芳的演技非常高超,曾应约到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评价。于老师依次把“大师”的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懂得像梅兰芳这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才能称为“大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