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由果溯因 关注过程 演绎语文知识的精彩

作者:滕 云




   知识背景是学生习得新知识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学生不可能自觉知觉新信息,阅读意义就无以生成。阅读是应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只有将新的文字信息置于原有的知识背景中,并与此生成文内联系和文外联系,阅读意义才得以主动建构。由此可见,阅读意义能否有效地生成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密切相关。没有相关的旧知识,新知识的理解过程便不复存在。因此,充实学生背景知识,是优化知识习得流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阅读知识形成的关键。
  
  四、平中见奇,保存好对文体知识的那份爱
  
  [案例]“文体知识是最富挑战性的。”
  师:你读这一课,有什么疑问吗?对课文有什么意见吗?
  生:课文的题目是“李时珍夜宿古寺”,但课文并没有写李时珍在古寺里睡觉?
  师:这不是课题与内容不符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究竟是漏了,还是文不对题?
  生:住宿主要是为了记录下一天中寻访所得。
  师:你想一想,他们睡觉了吗?
  生1:他们没睡,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生2:他们睡了,因为太劳累了。可是,刚刚睡下天又亮了,他们又上路了。
  师:那为什么不写他们睡觉呢?
  生:他们夜宿古寺主要是为了记录下当天察访的内容。
  师:根据你了解的李时珍,你还有什么想法?
  生:李时珍了不起,惊天动地的事很多,为什么不写大事,写《本草纲目》,只写这一个小小的片段?
  师:小中见大,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不一定写大事,在平凡中见不平凡。
  
  [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说,文体知识带给学生的好像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课文本身就是作者言语活动的产品或成果,是一个具体的书面言语交际的“范型”;一堂语文课本身就是师生围绕课文进行的学习语文的言语交往过程。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的活动,就是经历(模拟)一次现实的读写实践。所以,对课文的感悟,同样应当包括对课文言语现象和作者言语行为即创作过程的审美体验感悟,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实践经验的觉察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领悟、学习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体察课文中各类人物的交往行为,注意他们处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为着不同的目的所采用的不同表达方式,从中吸取和积淀书面言语交际的语感经验。
  以欣赏和评价课文表达效果为中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回到全文,重理作者的思路,展现课文的层次,“回嚼”课文精彩之笔,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欣赏并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用词造句的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评论,提出疑问,发展评论性、创造性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不是不重要,关键在于知识的质量,在于给予知识的方式。语文教育不是不要知识,不是知识太多或是知识太系统,而是缺乏高水平的对实践有帮助的知识。以往语文教学中知识的无用,问题在于知识本身出了问题,它不是从语文实践中科学抽象出来的,未能正确反映语文的规律,因而,不能对实践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就语文学科而言,不是知识积累的太多,而是真正科学的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太少了。如果言语知识是从活生生的言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客观的言语规律,便是真知。
  

[1]